照明工程学报

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

光与艺术

  • 光与空间艺术运动的形式与特征

    李光;陈瀚;

    本文简单梳理了光与空间艺术运动的发展线索,对其形式材料与观念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光与空间运动不但强化了光艺术的物质性和材料性,而且体现了光作为感官媒介与空间的现象学感知特征,极大地推动了当代光艺术的发展,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光艺术与光环境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

    2022年05期 v.3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瑚》气模光艺术装置的创作与思考

    杨一丁;林红;刘凯仪;卢浚文;李骏铭;

    本文结合在2021深圳光影艺术季中所完成的《瑚》公共艺术作品,介绍其构思概念、创作理念以及方法手段,并针对气模的材料工艺与构造,以及与照明艺术手段的融合,提出轻柔、快速、生动、精确、非线性五个维度美学追求。尝试为城市夜间生活品质和文化形象提升,提供一个具有可能性探索的参考。

    2022年05期 v.3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 “公共陈设”艺术装置亮化设计的情感传达与叙事——以中山古镇华艺广场龙火装置为例

    姬舟;

    在现今“体验经济”的时代,陈设设计载体的情感传达与叙事性对空间设计尤为重要,增加空间的特色与活力,丰富其内涵,吸引更多关注。本文从公共陈设装置运用照明亮化以增加场域的情感传达与叙事出发,营造光景观,使观众的体验不仅仅在于视觉,而是在整个空间,提升观众对空间的印象和情感,以此达到观众与空间交流对话、实现空间价值诉求的目的。

    2022年05期 v.3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 岭南民居建筑与光影

    徐海彦;陈鸿雁;

    光和影是建筑时空性的艺术。光,透过建筑可折射出影;影,通过投射在建筑空间内外可产生迷人的魅力。光线常被作为构成建筑的特殊材料,其形状没有固定的色彩和形状,变化莫测。变化和流动过程中,阳光在建筑内外停留或对话产生多种情绪空间,对于使用者而言或喜悦或静谧,自然光给予了空间特性,也给予了建筑生命,而建筑光影则赋予了建筑内外空间灵魂。光影给了建筑空间非均值的自由,光影是建筑中跳动的音符,光影之间可以捕捉流动的美学。

    2022年05期 v.3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 微光叙事·纪念性空间的精神场所构建——独库公路纪念空间的艺术照明设计

    钱缨;何显扬;张百聪;朱瑾文;

    从宏大视角转向微观叙事的角度,探讨公共纪念空间如何从神圣的“光辉”走向大众的“微光”,以静谧塑造精神场所。“微光”对抗着宏大视角的苍白与失语,以人为本,观照个体。以“消隐的纪念碑”为主题,构想了两组埋藏在严酷自然环境里的纪念建构,作为独库公路建造者的精神象征。

    2022年05期 v.33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本期导读

  • 粤港澳大湾区光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李光;

    <正>1光与空间的艺术从人类出现以来,光一直和艺术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光在艺术中的表现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从史前时代开始直到今天,光一直被用作表达的媒介。人类早期的艺术活动和表达内容大多和宗教祭祀活动有关,因此,对光的艺术表达往往和宗教崇拜有关,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宗教精神象征符号。诺伯特·舒尔兹(Norberg Schulz)认为:“在希腊文化中,光线被视为是知识、艺术以及理智的象征,同时与阿波罗(光明与预言之神)有关联”~([1])。

    2022年05期 v.33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 新阶段 新格局 新使命——三十而立 而今迈步从头越!

    高飞;

    <正>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论坛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玉卓致辞中提到科技期刊荟萃科学发现,承载学术交流,引领科技发展,传承人类文明,是国家科技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征。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往往从科技期刊初见端倪。全球科技期刊体系正在酝酿深度调整,中国科技期刊必须抢占先机,趁势而上。科技期刊要强化价值引领,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评价导向,坚定创新自信,坚守诚信伦理,激励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022年05期 v.3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智慧照明

  •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智慧路灯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架构研究

    赵号;许万伟;王侃;蔡凝露;

    智慧路灯系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随着各类负荷和供电电源接入路灯系统,大大增加了智慧路灯系统的电能消耗和能源管理难度。基于此,本文建立了智慧路灯系统用能体系结构框架,以路段为基本单元,建立了智慧路灯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进而建立了基于多代理技术的两级智慧路灯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架构,包括智慧路灯系统能源管理中心总代理、路段能源管理系统子代理、学习中心代理和求解中心代理,详细介绍了各代理功能以及系统工作流程;最后搭建了基于多代理技术的智慧路灯系统能源管理系统JADE (Java Agent Development Framework)平台实现多代理系统的运行,能够打破各部门信息壁垒,有效管控各路段智慧路灯系统能源利用,降低能源浪费,节能减排。

    2022年05期 v.33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 智慧机场机位监控与泛光照明一体化设计改进方案探讨

    任立平;陈锋;

    随着“智慧民航”和“四型机场”建设的深入开展,5G等新一代宽带通信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正促使新一轮技术革命,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当今民航业的鲜明特色。文章针对民航机场机坪监控和泛光照明分离式杆体建设现状展开研究讨论,结合智慧化发展方向提出了机位监控与泛光照明实现“两杆合一、一杆多用”的一体化设计改进方案,为智慧机场建设赋能。

    2022年05期 v.33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浅谈“前导式灯随车动”路灯的智慧控制及应用

    杨勇;鲍玉婷;

    随着全国节能低碳宣传周(2022年6月13日至19日)和全国低碳日(2022年6月15日)的到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绿色低碳,节能先行”主题,本文适时推出了“前导式灯随车动”道路照明智慧控光解决方案。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AI传感技术,实现了针对道路照明应用场景下的精准按需照明应用效果,即车来灯亮、提前点亮,车走灯暗、深度节能。

    2022年05期 v.33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 城市道路照明变压器配置优化方法研究

    吴玥含;马子钦;李驰昊;张威;

    照明变压器的配置是道路照明的基础,在实际中常采用工程经验确定变压器的数量及位置,易造成变压器数量过多,带来利用效率低、投资大、美观性下降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城市道路照明变压器配置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在考虑线路压降、供电半径等条件下,建立了以变压器布置数量最少与线路平均压降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基于工程算例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适用于城市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划,可为照明变压器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5期 v.33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浅谈景观照明的智慧控制

    晁岱全;杨永全;石瑶;

    夜间经济是我国文化和旅游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照明控制系统对提升夜间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城市夜间经济建设如火如荼,而多方位全过程的智慧控制系统体系还不完善,构架维度有待补足。本文从景观照明控制系统发展角度、实际案例解析、梳理智慧控制系统经验,尝试在规划层面探讨照明控制系统的多方位全过程生态系统,打破孤岛信息、阶段规划、产品隔绝的现状。浅略涉及控制系统的运行程序、安全防范、日常运维、重大活动保障,期望规划有理念、管控有标准、建设有主次、效果相匹配、建管齐推进,赋能城市发展,建设人民城市的美好生活,为后续控制系统全过程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2022年05期 v.33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国际五星级酒店项目应急照明架构设计研究

    李鹏;

    随着我国国际项目的增多,各类建筑技术做法的差异逐渐显露。当面对国际五星级酒店项目时,会发现其应急照明架构设计与我国标准差异巨大。我国应急照明设计采用集中控制型系统,控制方式简单、平面布置便捷、系统架构清晰;而国际项目应急照明采用强电配电,依靠复杂的电路接线实现控制,平面布置工作庞杂,系统架构依靠其他网络系统完成。本文通过实际项目,在系统图、平面图和拓扑图3个层次对比了这些差异,提出我国照明工程师在每个层次要引起注意的设计问题,为我国基建走出去夯实技术基础。

    2022年05期 v.33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应用

  • 市政道路LED灯具布设与配光参数对照明光效的影响

    雷川;翁佳俊;李文辉;康诚;张驰;吴宣莹;吴珂;

    道路照明质量主要受灯具配光和布设参数的影响。现行规范对灯具距高比和宽高比的建议范围难以满足实际道路照明发展需求,且已有研究对路面横向光效的关注较少,尚未全面述及路面横纵向的空间亮度分布特征。针对上述问题,通过DIALux软件构建市政道路光环境仿真模型,分析了灯具横、纵向发光角、距高比S/H和宽高比W_(eff)/H等因素对路面光效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H和纵向发光角α主要影响路面纵向光效,随着S/H的增大和α的减小,路面平均亮度L_(av)、纵向均匀度U_L与总均匀度U_0均有所下降。W_(eff)/H和横向发光角β则主要影响路面横向光效,二者对L_(av)、U~*和U_0的影响与纵向类似。进一步建立可用于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与灯具选型的路面空间光效预测模型,量化了现行规范对灯具距高比和宽高比适用范围的局限。为了满足现行规范对路面亮度均匀性的要求,城市主干路布设短、中、长配光灯具的S/H适用范围应由现行规范的≤3、≤4和不限制调整为≤1.5、≤2和≤4;并提出宽配光灯具适用的W_(eff)/H为单侧布设≤1.8、双侧布设≤3.5。

    2022年05期 v.33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 钙钛矿量子点玻璃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李威晨;张宁;杨波波;朱雨轩;董高磊;刘燕;钱麒;邹军;杨雪舟;

    全无机铅铯卤化物CsPbX_3(X=Cl, Br, I)钙钛矿型量子点(PQDs)玻璃具有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可调谐发光波长、载流子迁移率高等光学特性,近几年在光电领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在玻璃中原位成核结晶析出钙钛矿量子点,利用玻璃致密的网络结构将量子点包覆,使量子点与外界的水、气等环境隔离,可以有效解决量子点应用过程中寿命短、稳定性差等问题,使其在照明、背光显示和光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综述了钙钛矿量子点玻璃的制备方法和成核策略,以及近几年研究人员在钙钛矿量子点玻璃性能改善和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玻璃的未来挑战,为钙钛矿量子点玻璃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2022年05期 v.33 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 线性驱动LED天花筒灯温升保护实验及建议

    王峰;

    线性高压驱动电源在中小功率LED(Light-Emitting Diode)灯具中的开发应用逐渐成为市场趋势,然而制约LED灯具质量指标的关键技术参数仍没有变,塑包铝壳体成功解决了作为Ⅱ类灯具输出端DC高压通过安规标准(Safety Criterion)要求的难题,但驱动电源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温升过高同样会加速IC的老化,对IC寿命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出现可靠性问题~([1]),且较高环境温度下(如覆棉)频繁出现灯光闪烁的非正常状态,必将给客户带来不良体验,最终引起市场对此驱动技术架构的质疑甚至放弃。本文就出口澳洲(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市场中主流驱动IC的温升保护策略进行验证实验设计,并就不同抽样样本所触发的不同保护状态进行比对分析,最终从IC的不同封装批次、电源板外围物料的匹配差异、壳体散热用料及加工工艺差异等方面找出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为此类驱动产品的良性优化、应用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2年05期 v.33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 LED在飞机照明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戴婷婷;罗鑫;

    飞机照明系统对于飞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随着LED技术的发展及其诸多技术优势,机上照明产品广泛应用LED技术,有助于照明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了目前飞机照明系统中所应用的检测技术,照明检测技术与LED快速发展的节奏相适应是未来照明技术的发展方向。

    2022年05期 v.33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极端光环境下飞机显示器多维度综合评价研究

    张泉清;张燕雯;

    本文以飞机主显示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仿真与人机工效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极端光环境下的显示设备多维度综合评价研究。通过光学仿真,快速定位该型驾驶舱的极端光环境场景,获取极端场景的光学参数,为后续的工效实验环境的设置提供支撑。通过心理、生理、任务绩效人机工效试验,开展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022年05期 v.33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 植物照明LED光源光度系统与光量子系统转化系数的计算和应用

    马健;

    植物对光的利用是以光子为单位吸收和转化的,采用光量子系统中光量子数或光量子密度为单位研究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更合理科学。快速估算光度系统与光量子系统度量单位的转化系数,有利于准确展示科研结果。本文分析得到380~780 nm波段中不同波长的转化系数,在波长550 nm时,转化系数最大,为147.858 lm/μmol。对于单峰LED光谱提出“三点估算法”,转化系数的计算值β与估算值β′之比的平均值为86.1%~93.4%,估算值β′的准确性与光谱的半峰宽、形态密切相关。对于蓝光+红光、蓝光+红光+绿光、白光+红光多种灯珠组合的目标光谱,β与β′之比的平均值为96.1%~105.9%。该研究结果能够快速计算lm、μmol或lx与μmol/(m~2·s)的转化系数,为LED在植物照明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2022年05期 v.33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高效率窄光谱LED模组技术研究

    别业楠;高伟;于飞;

    研究了不同的集成封装窄光谱LED技术方案,获得光谱半宽10 nm左右的LED模组。实验表明,集成滤光片的模组光谱半宽显著减小,但是峰值波长随着光出射角偏离轴线而增加,在积分测试条件下经过滤光片的积分光谱半宽比单一方向的光谱半宽增加。利用不同的封装结构研究了其内部光场分布对发光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TIR透镜可以有效的将LED器件发出的光集中到小的光束角内,而小的LED光分布角可以有效地提高窄光谱模组在轴线方向的能量分布,进而提高其总发光效率。实验证实经过内部准直的集成滤光片LED模组具有更高的整体效率和光谱半宽性能,可以通过在窄光谱模组的滤光片器件之前整合窄光束角的透镜有助于获得更好的积分光谱半宽,这对于进一步改善用于通信、生物等超越照明领域LED器件的发光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2022年05期 v.33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照明工程设计与研究

  • 校园建筑光环境与能耗的实测及模拟

    袁扬;张帅;朱能;赵盟盟;

    针对目前教学建筑光环境的设计缺陷以及照明冷负荷导致的高能耗等问题,选择天津某高校三种典型教室为研究对象进行实测和分析,并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DIALux和DesignBuilder模型。实测结果表明,三种类型教室都存在光照度低、照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仅依靠人工照明时,黑板照度明显不足,且相关能耗达不到国家标准。基于合理的模型,对教室光环境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改进室内光照品质的方法以及控制策略,以改善教室光环境,降低照明相关能耗。本研究为面向教学建筑光环境舒适性的提升和合理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2022年05期 v.33 12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 基于多源生理反馈的城市景观照明对情绪影响的实验探索——以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东段为例

    林怡;曾宪宪;陈神飞;肖晓溪;杨秀;杜怡婷;

    城市光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均能产生显著影响,但如何科学地量化评估却较为困难。神经生物学及可穿戴生理传感器技术的成熟化为量化人员对实验室研究光环境的身心体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在复杂的真实城市场景中,基于可穿戴设备获取生理反馈数据,进行光环境对情绪影响的探索性实验研究。研究以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为实验场所,实时监测人员在四类不同光照模式景观场景下的面部表情、皮电、皮温以及心电生理指标,通过筛检与分析探讨其中的阈值差异,并使用主观问卷对生理指标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皮温、皮电、面部表情以及主观量表结果均显示出了日、夜景观光环境感知的显著差异。在夜间模式的对比中,皮电信号显示被试在闪烁模式下的情绪唤醒值显著高于全黑模式;主观量表结果表明被试在全黑模式下的情绪效价最低,而面部表情结果显示被试在全黑模式下的情绪效价显著高于点亮模式;皮温和心电信号并未在三类夜间模式下反馈出有效差异。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情绪体验测量技术,将有助于更好地测量及理解城市夜空间的环境体验,为未来城市景观照明设计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指导。

    2022年05期 v.33 12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 基于双碳双减背景下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与光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的研究——以杭州延中大楼为例

    朱伟凯;周鹏;王洪亮;沃子洋;陈佳;

    本文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而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时代背景下,确定在照明设计中以设计减碳的绿色照明价值取向为出发点,充分考量照明设计实践和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以杭州延安路延中大楼为研究对象,在塑造项目城市夜间形象、增加城市魅力的目标下践行设计减碳。并以此为例,为城市夜景照明光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标准与方法。

    2022年05期 v.33 14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 自适应可折展外遮阳设计及其遮阳效果分析——以珠海市某工程裙房中庭为例

    刘晓剑;张金明;蔡建国;李仲毅;刘明儒;郭晓;

    为满足珠海地区某工程裙房中庭区域的建筑遮阳需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可折展外遮阳体系。基于Miura折纸构型,开展整体布置方案及遮阳单元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遮阳单元尺寸优选,分析该遮阳体系的遮阳效果,并与无遮阳状态及普通遮阳体系比较。结果表明,自适应可折展遮阳体系对于夏季直射辐射的遮挡效率最高可达0.73,是普通遮阳体系的1.55倍。因此自适应可折展遮阳体系可以更高效地满足建筑对于气候动态适应的需求。

    2022年05期 v.33 15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 老旧小区夜间光环境安全等级分布特性研究

    刘鸣;雒童;栗一伟;刘清源;

    老旧小区是我国城市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室外公共空间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老年人在老旧小区人口构成中占很大比例,然而原有的住区养老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老年人的需求,很多潜在的光污染或光照不足等问题导致老旧小区安全性问题频发。因此,良好的夜间光环境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大连市三个建设年代较早的老旧小区进行调研,通过建立各小区安全性回归模型,绘制夜间光环境安全等级分布图,从而直观地找出存在光污染或光照不足的风险点,经计算发现通过减少过度照明可以节能14%~36%。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住区光环境的同时,也应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2022年05期 v.33 166-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室内照明

  • 基于作业面光反射比与眼部照度的办公人员视觉绩效实验研究

    罗路雅;曹亦潇;邵戎镝;郝洛西;

    光反射比是视觉照明设计关注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电子显示屏作业照明场景,采用重复测量实验方法,探究作业面光反射比(0.19、0.84)和眼部照度(150 lx、1 500 lx)对办公人员的视锐度、对比敏感度等视觉绩效指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0.19的低反射比条件下,被试的对比敏感度阈值降低,对视觉环境的满意度、辨识度评价更好;与150 lx的场景相比,1 500 lx高眼部照度下被试视锐度与对比敏感度表现显著提升;光反射比与眼部照度的交互效应对被试完成视觉任务时长的影响呈现显著性。视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视锐度越低,被试对光环境舒适度的视觉评价越高,但更容易感知眩光。实验结果为办公空间的作业面材质选择提供了参考,让室内光环境更好地发挥对办公人员视觉健康的积极作用。

    2022年05期 v.33 174-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 办公空间光环境非视觉效应实测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曾云一;余娟;张沁宜;林波荣;

    办公建筑的光环境对空间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非视觉效应影响。本研究以3个典型办公空间为例,分别在晴天和阴天开展了室内光环境实测,通过分析等值黑视素照度达标情况对其进行非视觉效应的健康评价,并分析探讨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实测办公空间光环境的非视觉效应表现不足,且等值黑视素照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天然光。阴天工况下,各办公空间的生理等效照度达标率低于40%,内区工位基本无法达标。结合目前照明系统运行模式未考虑人员非视觉效应健康需求的现状,对办公空间照明系统提出了优化建议。

    2022年05期 v.33 183-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 嫁接苗愈合人工光环境调控策略研究进展

    刘新颖;郑胤建;李清明;杨其长;许亚良;

    嫁接是蔬菜生产中提高植株抗病性、抗逆性、获得高产的一种有效途径。光照是嫁接苗愈合期间重要环境因子,适宜的光照管理能有效加快愈合进程,提高嫁接成活率及嫁接苗质量。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嫁接苗愈合期间光强、光质、光周期等光环境因子的调控策略,以期为嫁接苗愈合精准光环境构建提供参考。

    2022年05期 v.33 192-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博物馆照明中照度与时间对染色文物的损伤规律

    党睿;胡振宇;王宝平;

    染色文物具有很高的光敏感性,极易受到照明的影响发生褪色和变色等不可逆的永久性色彩损伤,得到损伤规律是降低染色文物照明损伤的前提。本研究选择在可见波段功率较为平均的D55为光源,在4种照度水平下分别对21种绘画颜料样品进行1 200 h的照射实验,每120 h对样品进行色彩参数测试并计算色差值。通过多项式拟合方法建立色彩损伤度评价方程组ΔE=f_i(I,t)(其中i=1,2,3,…,21),得到21种颜料色差ΔE随照度I和时间t变化的三维可视化曲面图,揭示了照度和时间对不同颜料的色彩损伤规律,实现了损伤规律的数学描述。

    2022年05期 v.33 200-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基于视觉与非视觉效应的旧工业厂房改造采光设计研究

    吴蔚;陈启宁;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中有大量旧工业建筑被重新改造利用。由于工业厂房在建筑形式和采光模式上都较为特殊,当被改造成其他类型建筑后,其室内采光或多或少会产生各种问题。本文以南京一个较具代表性的旧工业厂房真实改造案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团队自己研发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天然光视觉与非视觉效应耦合优化设计工具”,对改造后的办公空间进行基于视觉与非视觉效应的耦合优化采光研究,并提出了采光优化设计方案。此外,研究也显示出同时考虑视觉与非视觉效应的天然采光设计方案,与仅考虑视看效果的设计方案并不相同。由此可见,营造优质健康的天然光环境需要同时考虑视觉与非视觉效应的影响。

    2022年05期 v.33 205-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 车库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分析

    陈涛;

    车库照明有着24 h不间断照明的特点,管理和使用不当即会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本文主要针对各类型车库照明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管理便利性、维护便利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帮助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选择最合适的车库照明系统类型。

    2022年05期 v.33 214-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 住宅照明需求、满意度与认知度调查研究

    庞云;彭小云;

    为了研究住宅建筑照明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侧重从主观评价的角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主要参与者的构成,及其对于住宅照明的需求、满意度与认知度,结果表明:受访者的认知度偏低,而需求、满意度较高,得分高低与照明决策者、实施者和预算等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等对住宅照明要求进行分类、排序,发现最受重视的需求是功能性,并且对功能性和美观性层面的认知度高于其他层面。研究结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并对住宅照明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2年05期 v.33 22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用光塑造空间秩序——南京五台山先锋书店光环境研究

    宋佳音;赵伟;

    本文从室内照明角度分析南京五台山先锋书店如何通过近乎简陋的照明器具来完成整个书店光环境的塑造。通过大量实地调研、访谈和数据测量,揭示较低照度环境中,光的“对比度”对室内动线引导、空间氛围塑造、突出视觉重点和基本功能照明这四个层次的影响,并在低照度的情况下建立空间秩序感。

    2022年05期 v.33 230-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