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工程学报

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

计量与测试

  • 人造光源光谱对人体节律及情绪的影响研究

    林友钦;黄伟志;曾昌景;梁德娟;刘宗源;朱方圆;

    本文通过分析太阳光谱的变化情况、不同光谱波段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光照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作用,阐述人造光源的设计思路;介绍人造光源对褪黑激素、皮质醇分泌的作用机理,分析光照对人类睡眠的影响,引导人们合理选择人造光源,确保睡眠健康;接着介绍人造光源对情绪的调节作用,丰富人造光源的多功能性;根据光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介绍了人造光源的设计方向;最后展望人因照明的未来发展。

    2022年02期 v.3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 我国照明行业技术标准发展规划与展望

    张博;

    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国照明标准化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介绍了我国照明标准化工作现状和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分析了下一个五年我国照明标准体系的发展目标与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和过程,并对未来照明标准化的重点领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022年02期 v.33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浅谈PLC照明团体标准

    罗茂峰;

    针对近期发布的两个电力线载波(PLC)的照明相关团体标准,本文简单介绍与PLC模组串口的通信协议情况,分析协议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应用中可能要注意的方面,并对照比较各种主流智能照明控制协议的特点,最后讨论PLC(电力线载波)作为智能照明连接技术的优势、挑战及注意事项。

    2022年02期 v.33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解读UL园艺照明设备标准UL 8800:2017

    刘影;苏振标;陈志明;

    本文解读了园艺照明设备标准UL 8800:2017《园艺照明设备研究概述》的技术要求,进而提出国内园艺照明设备的安全评估建议,为消费者、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提供技术参照。

    2022年02期 v.33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制动灯对人眼不舒适眩光模型的验证研究

    徐亮;唐树明;朱彩萍;郑贤良;张彤;范敏;

    因LED光源发光面积小、亮度高等特点,使得在后组合灯中广泛使用,却带来了驾驶员在等红绿灯或慢速跟车时制动灯对驾驶员造成直接眩光的问题,这会带来行车安全隐患。本文基于统一眩光值UGR理论,采用de Boer量表来评价人眼直视灯具的眩光程度,验证URG模型合理性及制动灯在特定环境下对不同年龄段驾驶员的眩光程度。结果表明:UGR理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评估制动灯对人眼不舒适的眩光程度,眩光指数越小,眩光时间相对就越长。31~50岁年龄段对光刺激不敏感,同等条件下眩光程度弱,眩光时间短。夜间在城镇道路行驶中,两车相距3 m时,灯具光强大于150 cd或表观亮度高于2×10~5cd/m~2,制动灯对后方驾驶员会造成不舒适眩光,存在安全隐患。

    2022年02期 v.33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应用

  • 贯穿式造型后位灯系统研究

    司晓夏;

    贯穿式造型尾灯中,纯“一”字造型(即细长条)后位灯最吸引目光。本文针对该类后位灯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光学模拟分析发现,该系统无法同时满足光学法规及点亮均匀这两项要求。为此从几方面提出方案,如调整后位灯造型和更改固定侧尾灯单独点亮时亮度或点亮逻辑等,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针对后位灯的点亮均匀性,从几种发光方式进行分析,并对比优缺点。为今后该类后位灯系统的设计,在造型布置、点亮逻辑以及发光方案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2年02期 v.33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 用于安防摄像头的同轴照明设计

    曾赤良;吴大德;

    通过光学设计软件ZEMAX设计了一款可适用于安防监控摄像头中的同轴照明方案。该方案由成像系统和照明系统组成。首先设计了一款可用于监控视频摄像用的大光圈成像物镜,具有焦距光圈数为F1.8的大光圈视频监控摄像镜头;然后设计了满足成像镜头可用的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采用的是同轴光照明设计,使用普通的朗博体LED芯片作为光源,通过本设计提供的照明光路实现光源的准直匀光和整形,将光束投射到物镜系统中;再从成像物镜中投射到被照明表面。整个方案结构简洁,不需要单独开孔安装照明装置,照明效果的均匀性好,易实现加工要求,具备很好的商用前景。

    2022年02期 v.33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 智能照明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刁建新;王振坤;姚胜;袁景玉;刘诗雨;

    近年来,建筑照明能耗不断增大,智能照明成为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针对当前智能照明系统及其控制策略与技术手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智能照明系统中各模块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同时从区域人员分布、自然采光以及用户生理信息3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智能照明系统对应的控制策略。

    2022年02期 v.33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 民用飞机驾驶舱LED指示灯模拟调光研究

    黄顺云;

    为保障全天候的安全飞行,飞机驾驶舱指示灯的亮度需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使其上的信息在所有情况下能够被迅速识别且不会干扰飞行员。本文调研民用飞机相关的国内外行业标准与各机型的驾驶舱指示灯光性能需求,通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特性分析比较了不同的调光方式、通过指示灯样件的光性能测试得出模拟调光的应用方法,为后续新机型指示灯的调光设计以及指示灯产品的国产化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2期 v.33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基于手势识别的LED舞台灯调光系统设计

    王会芹;

    针对目前的LED舞台灯调光系统交互性和实时性不高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手势的调光系统。该系统利用手势传感器检测手掌的不同动作,再将动作信号转换为标准的LED灯调光信号,最终实现灯光信号跟随手势的变化而交互变化。测试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交互性和可行性。

    2022年02期 v.33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 LED植物补光系统控制研究进展

    李东;郭伟玲;尹飞;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急剧增长,这催生了LED植物补光技术的发展。LED植物补光技术就是利用LED光源对植物进行照射来补充太阳光的不足,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满足食物供应的要求。现在的植物补光系统采用LED作为光源对植物进行补光,相比于其他传统的人工光源,能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植物补光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控制LED的发光强度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LED植物补光系统的原理和结构,然后介绍了调光方式,最后介绍了系统控制的研究进展。

    2022年02期 v.33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 面向植物照明的有机配体修饰的稀土氧化物纳米片的结构与光学特性

    杨薇;姜丽丽;

    红光及远红光稀土荧光粉在LED植物照明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稀土荧光粉存在制备复杂、跃迁禁阻、成本较高等问题极大影响该材料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有机配体修饰Eu(III)发光中心,利用其天线效应提高稀土纳米片在近紫外和蓝光领域的吸收强度,改善发光强度;同时,将稀土材料制备成Eu(III)掺杂的氧化钇纳米片,大大增加了比表面积,增强了原子利用率,从而降低其成本;通过电镀时间可简单控制发光强度,实现经济、节能、环保、简便的稀土荧光薄膜制备技术。

    2022年02期 v.33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 地铁直流智能照明系统的调光应用分析

    李家旭;李小亚;刘海浪;詹浩杰;韦晶;

    地铁直流智能照明系统,采用DC220V为灯具供电,同时利用直流供电线路传递信号,其通信方式可以有曼彻斯特编码、降压式、直流电力线载波等,根据地铁照明的需求以及通信方式的差异,曼彻斯特编码通信为最佳的通信方式,利用直流电源柜的调压功能进行指令传输,实现分区调光。同时,通过传感器与直流电源柜的联动实现按需照明、人性化照明。

    2022年02期 v.33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 2021中国舞台影视灯光调研分析报告——工程技术篇

    刘明;钟国虹;钟国淼;王京池;

    2021全国灯光调研活动重点关注了近年有代表性的灯光及舞台工程,包括文旅、山水、综合演播室、特种演播室等,报告介绍了典型工程的设计、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成果、特点和发展动态,同时关注了工程的技术成就和社会效益。

    2022年02期 v.33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健康照明

  • 一项关于公众夜景认知和偏好的问卷分析研究

    冯凯;代书剑;邵戎镝;

    夜晚环境建设作为城市风貌提升的重要内容受到广泛关注,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包括设计、实施、管理等专业内容的优化,针对普通公众需求与偏好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收集了539份问卷通过整体认知、分项评估、交叉分析三个方向进行不同人群的认知与偏好讨论。结果显示,公众对夜景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对负面内容的宽容度,其中以“理性建设”组人群最为显著;另一方面随着专业程度的提升对夜景建设品质的关注度会更高,且对负面内容的敏感性会更强。研究同时通过实验探讨通过短时间灯光体验和专业知识沟通对认知能力的提升作用,结果呈现出积极效应。研究提出专业水平提升同时向普通公众的信息传达和评价方法普及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公众参与和话语权的提升应是促进夜晚环境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

    2022年02期 v.33 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 基于AHP的网咖电竞光环境现状抽样调查研究

    陆家明;严永红;

    本文以网吧电子竞技(后文简称电竞)光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法与灰色聚类层次分析法,以苏州地区为例,开展对网咖电竞光环境的抽样调查,对光环境质量进行评估。研究结合评价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网咖电竞光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被调查的苏州地区网咖电竞光环境普遍存在照度偏低、色温过高、缺乏整体的协调设计,网咖电竞作业人群的环境安全需要得到重视。

    2022年02期 v.33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不同阅读媒体下照明环境对视觉舒适度与学习效率的影响

    李田田;张九红;吕坤洁;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照明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视觉舒适度,也影响着学习效率,而同时使用VDT与纸质阅读媒体的学习模式在大学生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本研究希望通过在实验室照明环境下得到同时使用VDT与纸质阅读媒体时视觉舒适度与学习效率的变化,进而得到照明环境对视觉舒适度和学习效率的影响规律,为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1)光源色温为4 500 K,照度为500 lx时,视觉舒适度评分与作业绩效表的学习效率都达到最佳状态;(2)实验还发现,男性更适合在偏于低色温的环境下工作,女性则在偏于高色温学习效率较好。

    2022年02期 v.33 10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 教育建筑公共空间光环境对学生情绪影响的研究——以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四号楼大厅照明改造设计为例

    林怡;陈神飞;肖晓溪;曾宪宪;郭菲;柳昆;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的护眼政策,教室照明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对于教育建筑中公共空间的光环境对学生情绪影响作用的研究并不多。教室公共空间作为学生高强度学习后课间活动的区域,对学生的情绪放松调节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光对中小学生心理与情绪影响的理论,以教学楼公共大厅为对象,进行光环境设计与改造。并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获得学生对该空间光环境改造前后主观评价。结果表明,空间亮度满意度、光色满意度、眩光评价、整体光环境满意度与负面情绪(沉闷、忧郁、紧张、烦躁)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与正面情绪(活跃、愉悦、放松、平静)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改造前的空间光环境与改造后的空间光环境对负面情绪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08<0.05),对正面情绪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P=0.131>0.05)。

    2022年02期 v.33 117-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 夜间城区可变信息标识的易读性和舒适度研究

    何荥;刘嫄嫄;刘骏宏;张昕烁;任秋钢;邱卓涛;

    可变信息标志(VMS)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标志,在交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评估了夜间城市区域VMS的字体亮度、颜色和背景亮度对易读性和舒适度的影响。首先,调查、测试典型城市区域VMS的背景亮度,并将其分为高、中或低三个等级(分别为3.0、1.0 cd/m~2或0.1 cd/m~2);其次,建立了不同视力条件下实验视觉识别距离的计算模型,根据感知的心理物理量值确定实验亮度点,并利用Landolt-C环开展易读性及舒适度实验;最后,获得了在不同背景亮度下,同时满足易读性及视舒适的红色、绿色和黄色的亮度变化趋势和合理亮度区间。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在不同背景亮度下具有不同的亮度区间。本研究对于确定VMS字体的合理亮度、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这些研究结果有望为VMS设置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2022年02期 v.33 128-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照明工程设计与研究

  • 北京旧城四合院天然采光环境改造

    李烨;张海滨;张明宇;

    以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胡同三号院改造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指出了该四合院内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采光问题及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然后提出以光环境改造为出发点来提升四合院内人居环境质量的构想。后期借用Radiance采光软件对改造前后的天然采光状况进行模拟计算,主要从平均采光系数和采光均匀度两方面进行光环境数量和质量的综合评价。根据量化结果的对比分析,证实了当前采用的改造方式可以较好地改善四合院及室内光环境,这种方法有望为旧城改造中有效利用天然光提供借鉴。

    2022年02期 v.33 13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 基于DeST典型年数据的建筑采光实验模拟研究

    王舒翼;汪亚江;范晴;孙文超;张明宇;盛海涛;

    近年,在建筑采光研究及相关应用中,典型年数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由于不同的数据开发者所采用的思路及方法也存在差异,不仅会直接影响建筑采光模拟结果的精确度,而且在典型年数据更新周期内,城市气候可能会发生短期、随机、显著的变化,DeST典型年数据难以满足全年逐时(甚至逐分)的动态采光研究的需要。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以天津实测太阳辐射数据为参考,通过典型年修正数据的实验模拟和实测采光数据的实验模拟数据对比,对DeST典型年数据在天津地区的适用性进行研究。

    2022年02期 v.33 145-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多重导向下的古城景观照明设计

    王刚;沈葳;赵明亮;余小燕;

    古城镇以建筑、街巷、牌坊等设施为载体记录当地的人文历史,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乡村振兴的快速推进,古城镇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古城镇的保护利用已成为文化复兴的重要支撑。但总体上,目前古城镇夜景照明仍存在标准不一、手法随意、光效雷同、单调乏味情况,给游客带来平淡的体验感,也无法体现古城镇间的个性化差异。本文以千年州府规制的严州古城为例,对古城镇景观照明整体布局、考量重点、艺术手法、关键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以期形成能够真正表达古城镇文化特征且又能给游客带来清新、雅致体验感的艺术化照明设计手法。通过这些手法,能够让古城镇在彰显文化特色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机,进而以美的方式传承文化基因,助推文旅融合及夜经济发展。

    2022年02期 v.33 159-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照明环境调研与分析

    王立雄;王楚尧;于娟;陈天艺;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增加和延伸,车站数量逐渐增多,功能趋向复合,车站室内环境愈发受到关注。多数车站建在地下,隔绝天然光,车站的人工照明环境成为影响乘客感受的重要因素。为了解车站照明环境现状,本文选取6座城市41个车站进行实地调研,调研收集了车站光源及灯具信息,测量了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色温、显色指数等照明环境质量参数。对轨道交通车站分区照明的常用手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场所及分区的照明环境现状数据;探讨了LED光源在光效和能耗方面的优势;在结论中提出了分区照明的区域划分、照明质量提升、照度设置等方面的改善建议。调研充分考虑了不同场所的空间特征与使用需求,调研结论可为改善车站照明环境提供数据基础。

    2022年02期 v.33 169-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 登机桥内部照明节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邱增;

    根据登机桥通道实时伸缩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了登机桥内部照明的控制方法,对通道中布置的可能被内(中)通道遮挡的灯具进行实时通断控制,从而实现一定的节能效果,满足了登机桥使用用户对登机桥照明节能的需求。

    2022年02期 v.33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 商业建筑光环境研究综述

    张晓倩;张九红;吕坤洁;

    商业建筑的光环境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光环境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自然、放松、具有指导性的空间氛围,也能在自然光与人工光的综合应用下实现建筑照明节能。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商业建筑光环境设计标准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其次对商业建筑光环境的主观评价研究、商业建筑不同空间的光环境研究以及商业建筑光环境的节能策略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最后总结了商业建筑光环境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未来商业建筑物理环境设计研究以及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22年02期 v.33 182-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浅议历史街区夜景照明与文化融合——以温州松台九山历史街区为例

    石瑶;晁岱全;

    本文是传统绘画空间、色彩、氛围等营造手法在历史街区夜景照明设计中的一次全新尝试。文章总结温州松台九山历史街区夜景照明的现状问题及设计诉求,研究宋代郭熙绘画中的“三远法”空间透视理论,“如画观法”探讨“三远法”在温州松台九山历史街区夜景照明设计中的运用与实践。同时本文也为当代历史街区夜景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33 190-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 增强现实技术在城市景观照明中的应用——以济南中央商务区公共空间景观照明项目为例

    李训智;李静;高帅;杨秀杰;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增强现实技术作为照明设计过程中的拓展表现手法,开始在城市景观照明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本文以济南中央商务区公共空间景观照明实际项目为例,分析可现场体验的增强现实在照明设计应用中遇到的标志物识别稳定性、画面变形修复和内容数据平衡性等主要问题及其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可为后续类似项目及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33 197-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 中国照明学会关于举办中国(南宁)国际照明展览会的通知(第二轮)

    <正>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际经贸盛会,迄今已成功举办18届,成为国家层面直接主办、具有特殊国际影响力、每年一届的国家级重点展会,在促进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质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02期 v.33 20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广州时代汉溪芳华里照明设计

    <正>广州时代芳华里CR8位于广州番禺区核心区,项目面积约257225 m~2,集办公、商业、艺术为一体,包含三座塔楼及裙房。“CR8”灵感来源于“Create”,专注于将“爱、专注、创造”的理念融入到建筑空间及内容运营中,全方位打造“新场景+新内容”的“潮艺新聚场”。

    2022年02期 v.33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8K]
  • 光影涟漪 蜀地花开——成都天府艺术公园照明设计的思考

    许东亮;陈崑;廖靖;吴跃丰;张楠;陈唯琳;

    照明设计往往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幕墙设计等交织在一起,同时要保持作为独立专业的思考。照明设计过程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中和了多方面的智慧和各自的立场,最后的呈现是作为一体化作品而存在的。良性的互动是完成设计的基础,包括业主的协调调度。天府艺术公园项目包括建筑景观的照明设计,部分做法延伸至室内,不同类型的建筑组团包括商业街围绕于湖面周围,由景观串联起来,布光进行了统筹规划。

    2022年02期 v.33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