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工程学报

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

冬奥照明科技

  • 冬奥会延庆赛区照明设计

    丁志强;牛本田;黄星月;张昕;

    延庆赛区规划以“保护生态,实用即美”为原则,以解决功能照明为首要任务,控制对建筑夜景过度图像化的表现,用功能照明呈现山林场馆的宏大场景,对自然生态“弱介入”。

    2022年01期 v.3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国家体育场(鸟巢)夜景照明修复提升

    丁志强;李占杰;陈艺红;黄思平;

    本文通过对原有照明方案的解读、改造必要性的分析、设计策略的思考和工作流程的梳理,阐述如何在“还原”的原则指导下,对一座地标性大型建筑的经典夜景形象进行改造、组织、实施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改造类项目通过定制化灯具替换和安装方式优化等措施,不仅可以很大程度提升照明效果,更能促进节能减排,并可实现对多元化效果的预留。

    2022年01期 v.3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建筑照明设计

    陈天钰;李奇峰;

    2022年冬奥会使北京成为世界第一座“双奥之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则是本届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本文通过对“冰丝带”建筑照明的分析和研究,结合现代体育建筑的场所精神,讨论照明设计在绿色节能、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趋势。

    2022年01期 v.33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 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场地照明工程应用

    杨波;

    本文介绍了冬奥会场地照明要求、国家体育馆降低挡板阴影难题、首钢大跳台场地照明设计、LSG系统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应用、RGBW灯具在奥运赛场场地中的使用,很多是有针对性的独特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我国将来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年01期 v.33 17-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照明设计与研究

    李宝华;韩茹雪;王旭;王明辉;王永杰;

    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冬残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北京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作为我国第一座雪车、雪橇比赛场馆,将承担雪车、钢架雪车、雪橇三个项目的全部比赛。雪车、雪橇运动具有速度快、难度大、观赏性强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竞赛项目,雪车、雪橇的竞赛场地赛道在保障安全可用的前提下,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赛道结构造型各有不同。因此其照明设计需要因地制宜、求同存异、具体分析。本文结合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的照明设计实践,对雪车、雪橇赛道照明设计相关规范及技术需求进行梳理与研究,概述赛道照明设计需要关注的内容。

    2022年01期 v.33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 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及制氧厂北区照明设计

    牛本田;张昕;

    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以建筑照明一体化为设计原则,结构预留灯具安装节点,避免灯具眩光对转播、运动员、裁判员、观众等造成干扰;制氧厂北区通过照亮建筑立面,为地面提供功能照明,用光朴素,为各种功能情境的植入预留空间。

    2022年01期 v.33 33-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 跳台滑雪照明设计和工程实施

    朱悦;

    跳台滑雪由于运动场地和运动自身的特点,对体育转播照明的要求细节略不同于其他类型。本文将从运动的特性、场地的形式影响为起点,考虑运动和电视转播的双重需求;同时由于场地的地形特点,工程实施也有别于其他类型,本文将阐述照明设计方法并简述实施特色过程。

    2022年01期 v.33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 张家口崇礼冬奥核心区夜景照明规划统筹

    韩晓伟;张昕;

    针对各单体照明光色设定与动态效果缺乏统筹的情况,崇礼冬奥核心区夜景照明规划统筹以“功能照明为主、重视可持续性、注重整体控制、倡导生态夜景”为原则,展现“冬奥小镇,滑雪胜地”整体夜景风貌。

    2022年01期 v.33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 首钢赛区灯光展示沉浸体验设计与开发研究

    马晔;冯天成;荣浩磊;程春晓;聂卉婧;

    本文是基于《首钢赛区智能化照明环境及灯光展示沉浸体验设计与开发》课题的研究编制,该课题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支持。课题是针对灯光展示沉浸体验设计方法和技术方法的开发研究。设计方面,针对工业遗址转型的问题和需求,对工业精神与体育竞技进行文化重构,设计开发具有冬奥内容、首钢特色的大尺度沉浸式活动体验空间和随境影像展现系统。技术方面,基于数字孪生和仿真模拟,研究智能化、低功耗、强交互的随境影像展现技术。指导建成在复兴城市公共空间、增加运营价值、突出科技生态方面,有引领示范意义的典型项目。

    2022年01期 v.33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 北京冬奥会五环标志塔——延庆“海陀塔”设计

    杜异;刘钟木;

    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北京延庆“海陀塔”作为北京冬奥会标志性景观,已成为本届冬奥会的重要文化遗产被永久保留。“海陀塔”的设计为造型与照明一体化设计,使得设计可以综合考虑造型、材料和照明之间的整体关系,并通过技术和工程手段使三个方面得以高度契合、相互辅佐,更好地实现节能理念,塑造设计意象。

    2022年01期 v.33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本期导读

  • 精细化与可持续——冬奥照明专刊导读

    张昕;

    <正>在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前,我国工程设计界对于奥运转播级别的冰上、雪上项目的经验是匮乏的,109个小项比赛中,有近1/3没在我国开展过[1]。因此,比赛场地照明的设计、实施、测试与维护管理,多采取中外专家合作的方式进行,其完成水准已通过近日的系列测试赛得以验证。各赛区景观照明均由国内团队独立完成,重点回应可持续设计议题,正在接受观众和时间的检验。本期“冬奥照明科技”专题,从两个角度详解相关技术,呈现设计过程,总结项目得失,希望可以为本领域学者、设计师的学术观赛提供参考。1.冬奥转播照明的精细化设计要求2022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主媒体中心时指出,受疫情影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现场观赛受到很大限制,新闻传播比往届更加重要。对于场地照明而言,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机构(OBS)指南的技术要求,远超过国家标准和国际各单项体育组织标准。转播照明主要与摄像机的位置和需求、运动员移动速度、拍摄距离等因素有关,精细化设计要求体现在:

    2022年01期 v.33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应用

  • 基于黑板灯透镜的复合非对称主动偏光设计研究及应用

    阮程;徐天宇;黄耀伟;汪洋;张鑫;

    黑板照明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黑板照明产品光学设计是保证黑板照明质量的先决条件,标准严格的安装要求也是实现最终设计的重要闭环,因此从设计、选型、工艺、安装及测试验收全链条的把控才能保障高质量黑板照明的成功应用。本文结合以上影响因素及市场产品现状,模拟和分析不同因素对讲台区域照明光品质和光健康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复合型非对称主动偏光设计的黑板照明策略,为照明设计师和终端应用客户提供设计建议,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2022年01期 v.33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基于作用光谱的西红花LED补光灯具光谱研究

    季心雨;高丹;裴卫忠;张雪;李福生;韩秋漪;张善端;

    西红花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药材。光谱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探索最适合西红花物质积累的补光光谱很有意义,但目前还缺乏对西红花室外补光参数的研究。本文利用西红花叶片的作用光谱,半定量分析补光灯具对西红花物质积累的增益。进一步评估了不同光谱的LED补光灯具对西红花干物质的增益效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低色温的宽光谱白光或红光与少量蓝光的组合更适合作为西红花LED补光灯具的光谱。

    2022年01期 v.33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 城市新基建智慧多功能杆建设与创新应用研究

    曹小兵;黄正育;王海龙;彭林艳;赵静雯;邓雅元;黎嘉琪;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城市利用新技术积极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基建”,智慧多功能杆是集照明、监控、信息交互和通讯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正逐渐成为构建智慧城市物联网架构下新基建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针对城市新基建驱动智慧多功能杆创新建设展开研究讨论,阐述了新基建下智慧多功能杆的创新元素,对“新基建”驱动智慧多功能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与措施。

    2022年01期 v.33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 基于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的窗帘驱动器的设计

    梁霭明;李军;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ALI协议的窗帘驱动器,此设计将电动窗帘直接接入DALI总线系统,并受DALI标准指令控制,该设备地址和参数可自由配置,实现行程准确定位控制,适应不同大小窗户,并兼容垂直卷帘和横向开合帘类型的窗帘电机,拓展了国内DALI照明总线系统在窗帘控制上的应用。

    2022年01期 v.33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 基于LT3964的LED驱动电路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易美佳;李逍遥;金叶;魏强;

    LED的驱动电源性能会直接影响LED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优化驱动电源性能是提高LED普及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LT3964芯片设计了LED驱动电源电路,利用LTspice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显示该电路为恒流驱动方式,31~36 V电压输入下工作效率不低于94.73%。利用Altium Designer绘制PCB板并制作驱动电路实物,利用脉冲宽度调制(PWM)实现了100 W RGBW灯珠阵列的调光调色。实测中,在34V电压输入下电路实际工作效率为95.37%,与仿真结果相近。

    2022年01期 v.33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汽车近光模组热力光耦合仿真分析

    史强;尹丽伟;李茹;

    汽车灯具点亮后将产生大量的热,灯具材料受到热量的影响会发生变形、软化、性能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灯具的性能。远近光模组作为灯具中最重要的模块受到热量的影响,零部件会发生变形,从而导致近光截止线发生偏移现象。本文为了研究热-力耦合场对光线截止线的影响,以某款近光模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式对近光截止线偏移现象进行模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得出,近光截止线在远处10 m屏幕上下跌52 mm;近光截止线偏移测试结果显示,灯具点亮至稳定后,10 m屏幕上截止线下跌56 mm,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仿真模拟的误差在7.1%左右。在汽车灯具前期设计阶段,可根据热力耦合场仿真分析结果进行灯具结构优化,提前规避风险点,缩短开发周期。

    2022年01期 v.33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 一种高辐射通量的UVC封装结构研究

    杜元宝;张日光;张耀华;刘永福;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UVC LED封装结构,该结构可以有效提升封装器件的外量子阱效率。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在UVC芯片相同的前提下,新的UVC LED封装结构的辐射光功率比市场上主流封装结构,测试电流60 mA时的光辐射通量提升22%;测试电流120 mA时的光辐射通量提升35%,同时该封装结构有利于解决陶瓷基板铜杯难电镀的生产瓶颈,提升UVC陶瓷基板的生产效率,降低UVC LED封装器件成本。

    2022年01期 v.33 87-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路灯专网的构建与应用探究

    臧锋;王金勇;朱亚著;李锡华;

    面临智慧城市建设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路灯的供配电系统具有天然的密度优势。本文基于传统城市路灯供配电系统升级提出了具有多级电力设施结构,涵盖城市各类用电需求的“路灯专网”,从箱网构建、能源通讯网络构建、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路灯专网架构,着重说明了技术赋能和管理赋能对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作用,探讨了路灯专网建设的重要功能和社会效益。本文工作对城市配电网规划的完善和升级、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2022年01期 v.33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 2021中国舞台影视灯光调研分析报告——电脑灯篇

    林培群;秦小刚;张冉;王京池;

    中国照明学会舞台电影电视照明专业委员会2021年组织专家对国内近25家舞台影视灯光设备企业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本文对电脑灯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做了介绍,并分析了电脑灯生产企业的经营理念、产品的发展趋势、技术的创新研发、性能的优化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动向。

    2022年01期 v.33 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室内照明

  • 主成分分析方法下的直视照明舒适度研究——以3000 K静态照明眼部舒适为评估对象

    冯凯;郝洛西;代书剑;

    以媒体立面照明为代表的直视照明已成为城市夜景照明的重要手段,但针对直视照明的管控要求在国内外标准规范中均呈现明显不足,致使面向此类照明方式的设计、建设和评估依据不足。研究搭建了一组用于模拟直视照明场景的灯光组件,以3 000 K线性灯具静态照明为研究对象,探讨亮度(5个等级)和观察距离(3种距离)变量下被试的眼部舒适度变化情况,最终获得50组主观评价量表。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并评估被试的舒适度曲线,结果显示:3种观察距离下随着亮度升高舒适度呈现下降趋势;随着观察距离增大,有更多曲线呈现出“大落差”特征,表明低亮度环境下观察距离越远舒适度越高,但随着亮度升高3种观察距离下的舒适度结论趋于一致,表明高亮度场景中观察距离对舒适度的影响较小;部分被试(3 m中5人、6 m中4人、9 m中8人)的曲线存在“V”(或“倒V”)型拐点,且多发于40%或60%两个亮度等级,表明此拐点对应的亮度等级的舒适度高于(或低于)其他亮度级别,在未来更大样本的研究中应关注此类人群的占比情况。未来应将光色、动态等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变量引入研究,以得出能够模拟更多场景的实验室研究结论,并不断探讨对真实城市环境的适用性。

    2022年01期 v.33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 老龄背景下的天津老旧住宅楼梯间照明现状研究

    袁策;张明宇;李双旭;刘继凯;吕晨歌;刘乾昌;

    本文从老年人在住宅楼梯间内的照明需求出发,以天津市内15个老旧小区内的老旧住宅楼梯间为研究对象,对其照明空间指标、照明环境指标和照明参数指标进行现状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状主观评价。结果表明60岁及以上人群对楼梯间内各区域照明现状评价未达到满意程度。此外,其对梯段处、平台处、入户门门锁处、单元门门厅处和楼梯间整体照明的满意程度均低于60岁以下人群,且除楼层平台地面均匀度和光色氛围满意度外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实测数据与主观评价的结合分析,60岁及以上人群对楼梯间照明整体满意程度与踏步处照度、平台处照度和门锁处垂直照度呈正相关。其中梯段处照明需求与踏步处照度呈正相关,平台处照明需求与平台处照度和均匀度呈正相关,门锁处照明需求与门锁处垂直照度呈正相关。因此现有老旧住宅楼梯间内梯段处、平台处、入户门门锁处照度均需提升,且照明设计及指标应根据老年人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及改善。

    2022年01期 v.33 113-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零售店照明对顾客满意度及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魏莱;刘刚;党睿;王岚;

    文章通过实验探索不同照明环境的零售空间对顾客满意度及购物行为的影响。在典型零售店实验场景中,照度(200 lx、500 lx、1000 lx、1 500 lx)和相关色温(CCT)(3 000 K、4 500 K、6 000 K)为自变量,热、声环境为控制变量。实验期间由28名被试对12种不同照明工况的光、热和声环境满意度进行主观评价,并记录购物体验时长。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照度对光环境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影响,并在1 000 lx时较高;热和声环境满意度分别在照度为1 000 lx和500 lx时较高,且CCT的影响不明显。购物体验行为在照度和CCT分别为1 000 lx和4 500 K的持续时间更长。分析表明,令人愉悦的光环境在一定程度下能提升顾客对热和声环境的满意度;同时,感受不佳的光环境会减少顾客的体验行为时长。

    2022年01期 v.33 123-13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 室内工作面天然采光照度分布实时预测方法

    马梓轩;展长虹;韩雪莹;李光皓;

    照射进室内的天然光随时间变化往往是非线性的,在空间上的分布也往往是不均匀的,随着智慧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准确舒适的调光决策依赖于可靠的天然采光照度分布基础数据收集方法。本文采用两种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和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以四种主要输入特征(传感器照度信息、天空亮度信息、时间信息、其他信息(房间尺寸、窗地比、室内平均采光系数、建筑朝向))在实测方法下对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进行了实时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回归决定系数R~2为0.826;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回归决定系数R~2为0.739,随机森林的表现相对较好。两种机器学习算法在室内照度分布预测方面具备发展潜力,在未来建筑的照明智慧化调光及间接节能方面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2022年01期 v.33 13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6K]
  • 普通教室照明标准分析及方法研究

    商志军;李柯延;辛洪政;田光;

    随着国家教室照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对教室照明的标准需求也越发明显,但现阶段针对教室照明的标准数量较多,不同标准对部分关键技术要求不一致,教室照明测量方法不统一,且由于标准相较于行业发展的滞后性,一些标准的指标参数在现阶段看来偏低,这给教室照明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两点工作,一是对教室照明相关的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为制定新教室照明标准或对现有标准修订,在关键技术要求和参数设定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二是通过不同标准间测量方法的差异研究,评估出更适用于现阶段教室照明测量的方法标准。

    2022年01期 v.33 14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 基于视觉和量化双主线的室内照明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赵忠超;杨周;

    为解决室内照明设计课现存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和量化双主线的教学观。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实验室建设、教学方法转变及教学环节设定5方面改革,再设计了原课程。从兴趣激发、场景引导、实景调研、方案构想、仿真模拟和作业评价6个实践环节,介绍了具体的教学操作方法。旨在提升学生对光的艺术感知与技术控制能力,增强其照明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

    2022年01期 v.33 15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 人工照明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以济南黄金时代广场A座办公大堂为例

    朱雅丽;

    现代建筑中玻璃幕墙作为建筑表皮的使用为天然光更好地进入室内空间提供良好的条件,天然光作为万物生长的本源,在帮助我们从视觉的角度认知世界的同时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济南黄金时代广场A座办公大堂为例进行阐述,论述室内照明中应充分利用天然光并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人工照明和天然光有效的结合,从而营造出符合人体节律变化的健康绿色照明。

    2022年01期 v.33 1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照明工程设计与研究

  • 我国城市夜间光环境多尺度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刘鸣;刘小双;江威;栗一伟;雒童;

    本文以全国省、市级区域1992—2020年夜间灯光为研究对象,基于DMSP和VIRS遥感影像以及城市行政区域矢量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灯光演变趋势,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并结合全国、分区和城市尺度对中国夜间灯光时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年份内灯光增加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以及中部省会中心城市,灯光减少区域多集中在山西、陕西等中西部城市;(2)在中、东、西部时空变化中,东部区域增长区和高亮度区域面积占比最高,西部最低;(3)在19个典型沿海城市中,上海等东南部城市灯光增长最快且亮度最高,灯光增速和亮度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由南到北。

    2022年01期 v.33 168-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基于智慧路灯设施的智慧社区建设及管理模式研究——以南京市百水工业园保障房为例

    白旭冉;朱亚著;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智慧路灯在智慧社区建设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南京市百水工业园保障房智慧路灯建设为例,首先通过研究使用人群总结出该智慧社区建设的真实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基于智慧路灯设施的智慧社区的系统建设方案,包括5+1个层面及储能系统,以及对应的分区建设方案。此外,阐述该系统的管理体系,并重点探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应急管理功能。本文研究结果对智慧社区建设和推进城市治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2年01期 v.33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 基于CNKI数据库的夜景照明研究发展热点及启示

    侯万钧;贾铁;王立雄;

    夜景照明研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深度和广度,为剖析其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依托于CNKI数据库,将以“夜景照明”为主题的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对2000年到2020年间的夜景照明期刊文献通过网络修剪算法、聚类算法和中介中心性算法等,发现夜景照明研究领域核心机构与核心作者;根据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时区视图分析得到全球夜景照明领域研究热点及其变化;提取了5个关键研究热点“夜景照明”“照明设计”“光污染”“照明工程”和“circadian disruption”,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最终为今后的夜景照明研究热点发展上作出启示,并提供方向借鉴。

    2022年01期 v.33 18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 基于小目标视看距离的隧道照明安全性研究

    胡治国;冯守中;冒卫星;刘立湘;戴奇;

    隧道作为公路交通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其半封闭的管状空间特征,内部无法接受到自然光照。因此,为了保证驾驶员的视觉功效与安全性,需要对隧道空间内部进行全天候的人工照明。而以安全性为首要目标、兼顾节能性的隧道照明,需要提供适宜的道路表面亮度、色温等照明指标,从而在合理的照明能耗下使驾驶员达到保障驾驶安全所需的视看距离,即能够在发现障碍物后拥有充足的反应时间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在足尺隧道实验场地中,以小物体90%发现率所对应的视看距离作为最长可视距离评价指标,通过人因实验,探索不同道路表面亮度、色温的照明条件组合对隧道空间内驾驶员视看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道路表面亮度对最长可视距离影响显著,色温造成的影响则与道路表面亮度、驾驶员年龄等因素有关。

    2022年01期 v.33 19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 以智能化为目标导向的直升机驾驶舱光环境现状调查

    高元鹏;吴雨婷;王立雄;于娟;黄博超;

    直升机驾驶舱设备精密复杂、布置高度集成,同时,驾驶舱外部光环境复杂多变且毫无规律,因此驾驶员的视看信息负荷极其繁重。高效舒适智能的驾驶舱光环境是减缓视觉疲劳、保证直升机全天候安全飞行的必要条件。目前,智能照明应用于直升机驾驶舱已有探讨性研究,驾驶舱光环境的智能化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驾驶员的问卷访谈和直升机驾驶舱光环境参数测量,获得了反映驾驶员现状满意度的主客观数据,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舱外日眩光、舱内夜间显示设备亮度分布不合理产生的眩光和玻璃反射眩光、设备亮度调控不便和灵敏度较低、照度不足和照明遮挡等问题,是直升机驾驶舱光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解析了“获取全天候的自发光设备的亮度自调节控制曲线”和“夜间工况下满足视觉舒适和视觉功效要求的环境照明照度及照度均匀度阈值”是智能照明应用于驾驶光环境的两项首要研发任务需求。

    2022年01期 v.33 205-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励精图治 三十而立

    高飞;

    <正>1992-2022创刊30周年寄语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2022年我们迎来了《照明工程学报》创刊三十周年!曾几何时,学报成立20周年,那时亭亭玉立,转眼已经成长为挺拔的大树,植根于中国照明行业的大地,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集城市建筑、光学、电子电工、半导体技术、自动化、艺术等专业于一身的照明专业在一群有志投身于中国照明领域的先辈的带领下,孜孜不倦地在这片充满光明的大地上耕耘;蔡祖泉、陈仲林、陈大华、何鸣皋、沈天行、杨公侠、俞丽华、叶关荣、詹庆旋、朱绍龙、周太明等照明界的老前辈以及他们的学生、乃至学生的学生,一代代传承着照明科研与设计应用的旗帜,滋润着学报。

    2022年01期 v.33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 2022年中国照明领域将在创新应用中前行

    高飞;

    <正>2021年,中国照明行业在经历了疫情、涨价、限电、物流运输以及国家行业调整政策的环境下,仍然顽强地增长,据2021年工信部规上企业数据,2021年1-8月,灯具及照明装置完成34.7亿套(台,个),同比增长31.4%;全国规模以上照明器具制造企业营收2336.6亿元,同比增长19.2%,利润总额126亿元,同比增长19.7%。我们看到,中国照明行业抵抗压力的生命力。2022年是中国照明行业转型升级关键的一年,半导体照明已经全面地渗透在各个应用领域,为传统的照明行业打开了崭新的前景,同时也带来了进入新的领域的困惑。2021年,中国照明行业多个新兴领域进入快速产业化阶段,产品性能持续优化。Mini/Micro LED显示产品进入需求爆发的阶段创新应用正成为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小间距显示、Mini背光、Mini直显、MicroLED等成为关注的热点。

    2022年01期 v.33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郎酒庄园照明设计

    <正>郎酒庄园位于四川省古蔺县二郎镇的赤水河畔,主体位于较高的山坡上,四面群山环绕,地势起伏,形成典型的喀斯特景观。郎酒金樽堡内含储酒区与品鉴、调制区,储酒区内俑立万只陶坛,磅礴列阵,开启全新的郎酒体验之旅。郎酒庄园金樽堡与仁和洞屡屡斩获各类照明奖项,金樽堡获IES卓越奖、LDA照明奖、LIT照明奖;仁和洞获得IES优秀奖、LDA照明奖、LIT照明奖、地产设计大奖。金樽堡陶坛酒库的灯光设计的挑战在于寻求建筑形式与自然环境的共同点,展现建筑的庄严与永恒,关注空间的细节,同时丰富游客对酒文化、建筑空间和自然环境的体验,把所有的独立因素混合在一起,达到天人合一。

    2022年01期 v.33 213-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 响应赛事需求的北京海淀区临时景观照明节点设计——以海淀区冬奥和冬残奥临时景观照明项目为例

    郭靖;刘丽丽;

    近年来,一个城市承接国际赛事,给城市带来展示形象和文化的契机。北京海淀冬奥节点的景观设计,通过临时性的灯光装置宣传赛会信息、装点城市形象、服务百姓生活。项目以海淀赛区临时景观照明装置为例,总结赛会城市临时景观照明的景观需求,并提出几点技术创新及实施保障的思路,作为对未来赛会城市临时景观照明建设的一些经验参考。

    2022年01期 v.33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2K]
  • 张家口冬奥村夜景照明方案从规划设计到实现

    韩天飞;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使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举办城市。位于河北张家口赛区的冬奥场馆将承接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等六类雪上项目。运动员在赛事期间的生活居住区域的夜景打造关系着运动员成绩的发挥,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冬奥会的对外展示窗口。本文将重点介绍张家口冬奥村的夜景照明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落地的过程。

    2022年01期 v.33 219-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8K]
  • 雪如意·光如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智慧之光点亮未来

    戴聪棋;王洪水;贺洪朝;谷丽娟;王培星;刘姝;何杏芳;邱洪雷;

    <正>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12个竞赛场馆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也一同惊艳亮相。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主要由顶峰俱乐部、竞赛区及看台区组成,它的主体建筑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饰物“如意”,由于其伫立于覆满白雪的山巅,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其顶部最高点与地面落差160多米,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雪如意”在冬奥会期间共举办10场比赛,其中6场在夜间举行,这对其照明和灯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年01期 v.33 2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8K]
  • 世界首座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首钢滑雪大跳台赛事照明工程

    王树栋;王翠霞;齐立丰;

    <正>年味里的冰雪飞扬恰逢春节,中国与冬奥相遇,红火与冰雪交织,和谐交融,在浓浓年味里畅享冰雪激情。群明湖畔,雪飞天,飘逸、腾跃、中国情,激情、活力、冬奥梦。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群明湖畔,北望石景山、南望新首钢大桥。改造后的首钢滑雪大跳台由赛道、裁判塔和看台区域三部分组成,充分保留了首钢工业遗存的工业风,大跳台周边的老厂房和工业构筑物经过修缮改造,承载了赛事配套服务功能。冬奥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竞赛场馆与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城市更新的完整结合。巴赫称其为“对国际奥委会2020议程的理想诠释”。2022年冬奥会赛时,这里将举办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的比赛,北京冬奥会后,首钢滑雪大跳台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可承办国内外大跳台项目体育比赛,成为专业运动员和运动队训练场地、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基地、赛事管理人员训练基地等,直接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服务,将“绿色可持续”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2022年01期 v.33 227-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宛若游龙乘云端 皎若星河耀长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照明项目

    戴聪棋;刘姝;谷丽娟;何杏芳;王明辉;曹志军;

    <正>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地之一,坐落于北京延庆小海坨山南麓,依山势而建,承担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三个项目的全部比赛内容,是国内唯一一条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也是亚洲第3条、全球第17条符合奥运竞赛标准的赛道。由于外形宛若一条盘旋在山脊之上的巨龙,因此,也被称为“雪游龙”。其主赛道全长1975 m,由16个角度、倾斜度不同的弯道组成,其中第11个弯道为全球独具特色的360°闭合回旋弯道,赛道最高点高程1017 m,最低点位于C16弯底部,高程896m,垂直落差121 m,最快滑行速度134.4 km/h,被誉为“雪上的F1方程式”,是冬奥会中速度最快、专业性最强、观赏性最高的比赛项目之一,也是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工程中,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新建场馆之一,被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评价为“世界领先的雪车雪橇场馆”。

    2022年01期 v.33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0K]
  • 罗莱迪思黑科技助鸟巢闪耀冬奥

    <正>2022年2月4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双奥之城北京,第24届冬奥会、冬残奥会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全面升级后的国家体育馆鸟巢惊艳亮相,为全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开幕式表演。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盘桓“鸟巢”,从冰雕五环梦幻呈现,到主火炬创意点燃,冬奥会开幕式上的每个环节都让人拍案叫绝,作为开幕式主场馆的鸟巢,以全新的面貌为世界上演一场中国式的浪漫神话。为呈现如此震撼的演出效果,早在一年半之前,国家体育场(鸟巢)就全面开启升级工程。罗莱迪思作为城市智慧照明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荣幸参与鸟巢智慧照明的升级。以强劲的科技实力、高品质产品和专业的技术服务,打造科技、智慧、人性化的鸟巢,助力冬奥会圆满举行。

    2022年01期 v.33 23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 冬奥开幕式背后的数字显示技术

    <正>从全彩屏到LED小间距,再到Micro LED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冬奥会呈现出“世界最大LED舞台”。为把冬奥数字科技创意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配合张艺谋导演讲好中国故事,利亚德携手中国航天,用42208个50 cm见方的LED模块搭建出沉浸式体验空间。

    2022年01期 v.33 235-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