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工程学报

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

交通照明

  • 面向道路照明节能改造的减碳评价指标的研究

    赵宁;程敏;

    推进道路照明节能改造工作,可以减少道路照明运行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面向道路照明节能改造的综合性减碳评价指标,结合电量的节约和照明质量的提升对减碳量进行评估,实现以照明质量达标为前提条件的减碳评价体系,为节能改造工程的减碳评价提供基础模型,从而完整地对节能改造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2024年04期 v.3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基于“双碳”背景下城市道路绿色照明评估——以M市H区典型路段为例

    张金刚;陈川川;高键;张金玲;石瑶;晁岱全;

    城市道路承担着城市千家万户的生活与理想,道路照明工程更是人民的守护者,在“双碳”目标的召唤下,城市道路照明既要追求亮度,更要追求绿色与节能。项目团队以H区三种典型快速路路段照明工程为例,深入探讨了在项目移交技术资料不完善时,介入第三方检测机构照明科学检测与实验室测试技术作为评价方法,来校核项目移交指标的准确性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组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评价技术思路,巧妙地将灯具性能与现场应用参数作为关键因子,将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灯具模拟计算数据三位一体校对。针对三种道路横断面进行实证,有效解决绿色节能照明中节能量不准确、数据缺乏公信力的问题。保证了项目在移交过程中的公正性、权威性和科学性。通过第三方检测工作的介入使得“双碳”节能工作更加真实、可靠地推行,让政府的政策方针深得民众的信服。力求通过本项目的技术路径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一种高效、准确、合理可行之方法。

    2024年04期 v.35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基于智慧杆布局中试能力的策略研究

    刘立;齐佳;卢海萌;王文跃;孙惠;

    中试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智慧杆系统的构成、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其次,重点论证了建设智慧杆中试能力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针对“车路协同”这一智慧杆典型中试应用场景的建设方案,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最后,文章结合中试能力的布局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智慧杆中试能力发展的策略与建议,旨在为行业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4年04期 v.35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 影响汽车内饰光导主观均匀性判断的变量研究

    沈烨东;黄光卫;姚其;吴沛榆;

    直射式光导的均匀性直接影响使用体验,为深入解析汽车内饰环境下影响光导主观均匀性判断的变量,本研究针对三项特征参数,即LED数量、亮度公差和光导中心亮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基于图像模拟和主观评价实验,结果发现:当LED数量由40增至60时,均匀度评分提高9.2%;当公差由0%放宽至80%时,均匀度评分降低22.6%;当中心亮度由10 cd/m~2调至2 cd/m~2时,均匀度评分降低11.5%。此外,|Δu'|和|Δv'|值与均匀度评分呈负相关。该研究揭示技术变量与用户体验的内在关联,为产品优化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35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 基于CRITIC—熵权法的地下空间照明环境评价指标研究

    蔡贤云;张远旭;吴江;蒋征洋;

    地下空间光环境质量对于提升安全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光环境评价是改善地下光环境质量的关键,评价指标构成了光环境评价研究的核心基础。本文聚焦地下空间的照明环境,以重庆三峡地下购物中心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影响地下空间照明环境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利用CRITIC权重法和熵权法赋权并计算各个影响因素对地下空间光环境的重要性。

    2024年04期 v.35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基于物联网视频流的公路隧道实时洞外亮度测量方法研究

    付锐;苏开春;冷希乔;曾弘锐;郭春;

    针对传统洞外亮度测试方法存在的耗时长、工作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视频流的实时洞外亮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摄像机采集图像数据,利用4G网络或Wi-Fi实时远程传输,利用程序对图像画面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图像的灰度值,并利用亮度计对摄像机进行光学标定,得出曝光量与灰度值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即亮度回归方程计算得到目标区域的亮度值。并通过摄像机灰度的距离修正,有效降低测量误差,减小了摄像机亮度的距离效应。本文所提出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山岭公路隧道洞外亮度的测量,具有低成本,安装快捷,便于远程监控,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2024年04期 v.35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 驾驶舱照明可用性综合评估方法及应用

    缪雯卿;周鹏程;马显超;林燕丹;

    驾驶舱复杂外部光环境易对飞行员造成视觉疲劳、行为、生理及情绪等不利影响。通过自动调光照明系统提高驾驶舒适性,保证飞行安全是提高驾驶舱人机工效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一种典型外部光环境下驾驶舱照明系统的可用性综合评估方法。从有效性、效率、满意度三个维度对四种器件参数设置方案进行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显示器、指示灯、导光板、泛光灯四种自动调光器件重要性权重进行计算,得到驾驶舱可用性综合评分。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对驾驶舱自动调光照明系统的可用性定量评价,为飞机驾驶舱可用性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2024年04期 v.35 4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色温控制与道路照明的研究

    尹伟;

    近年来,LED光源的应用开始普及,研究人员也开始着眼于提升LED光源照明质量的相关技术。本文针对动态色温LED光源展开论述,介绍了色温可调LED光源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色温控制的基本原理及主流动态色温LED光源的相关技术,并探究了其与道路照明的关联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4年04期 v.35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建筑照明

  • 虚拟现实下辅助建筑照明设计的智能推荐算法及模块

    吴亚琦;韩臻;康钰卓;

    近年来,随着专家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在建筑性能优化及方案推荐方面的优势逐步凸显。但目前的方案推荐不能做到主客观有效结合,容易造成设计的循环往复。因此,本文针对照明设计特点,提出了一种维度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智能推荐模块。该模块可对灯具阵列排布及单灯精细布控进行方案推荐,其被嵌入虚拟现实建筑照明交互设计辅助系统,以辅助设计师的早期照明设计。本文选取办公室作为实验场景,对20个工况进行方案推荐,相比标准PSO算法,在满足照度要求下,灯具阵列推荐模块推荐的方案实现平均节能57.9%,单灯精细推荐模块推荐的方案实现平均节能45.2%。用户同时可在推荐方案中进行虚拟场景漫游,在主客观相结合下进行决策,设计效率得到提高。

    2024年04期 v.35 5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 开放办公空间智能遮阳百叶天然采光眩光预测模型建构研究

    骆肇阳;齐轩宁;董琪;

    在多窗户、多区域的开放办公空间中,利用智能遮阳百叶对天然采光引发的眩光进行调控具有挑战性,既需协同不同区域视觉舒适性最佳,又需考虑不同百叶遮阳形式下的复合影响效应。受惠人工智能技术浪潮,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建构有效的眩光预测模型成为解决开放办公空间智能遮阳百叶眩光调控的有力手段。基于此,本研究通过相关实验,对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眩光预测模型建构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得出最佳机器学习算法,以实现有效开放办公空间智能遮阳百叶天然采光眩光预测模型的建构。

    2024年04期 v.35 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室内全年动态采光

    白雪;吴蔚;吴农;

    在建筑设计早期阶段,了解建筑形态参数与室内采光之间的关系对设计优化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神经网络,以四种主要特征(室外遮挡情况、建筑形态特征、开窗设置、测点位置信息)作为MLP的输入参数,通过计算机模拟收集的数据来构建神经网络,预测室内的全年自然采光质量(UDI_(<100 lx)、UDI_(100~2 000 lx)、UDI_(>2 000 lx))。研究结果显示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回归决定系数R~2为0.984,均方误差MSE为11.624,准确性较高。对神经网络进行权重分析的结果表明,外部遮挡物的高度和建筑进深对输出结果影响最为显著。而窗台底部的标高和测点距窗户的距离对输出结果UDI的影响较小。神经网络模型为建筑设计预测日光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方法,有助于辅助建筑早期的设计决策。

    2024年04期 v.35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基于VOSviewer软件的知识图谱分析——以适老化照明为例

    吴佳欢;李晗爽;房媛;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的舒适、健康、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人类的情感与光照密切相关,合适的照明环境可以给老年人带来更多积极的情绪,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心理压力,甚至可以有效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合理的照明环境也可以规避老年人由于视线模糊导致的风险。本文检索了2002年—2022年关于老年人与照明的相关关键词和高频词,以Web of Science作为数据来源,利用VOSviewer数据可视化软件分析了近二十年来的相关研究热点,并结合适老化照明领域的相关研究,介绍了老年照明的研究现状。分析适老化照明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帮助进一步开展适老化照明的研究。

    2024年04期 v.35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 高层建筑物景观照明发展演变探讨

    梁勇;

    本文从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入手,探讨了高层建筑物景观照明的发展,包括技术创新、设计理念、环境保护等方面,并通过设计思路,探讨了高层建筑物景观照明的手法及要求。高层建筑物景观照明从目前突出建筑物的轮廓和特点,逐渐演变成城市夜景艺术形式,还将继续发展和创新,并朝着智能化、生态化、个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它的演变不仅仅是技术和设计理念的变化,更是对高层建筑物和所处环境的重新审视和理解。

    2024年04期 v.35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 天空开阔度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回顾

    张梦俐;王博;何荥;

    天空开阔度常被作为描述天空被建筑物阻挡程度的形态学参数,在高密度城市发展背景下,天空开阔度是一个有效的、可连续评价城市外部区域采光潜力的指标。为充分挖掘天空开阔度在评价城市天然采光时的潜力,需明确其测度原理、步骤,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本文对天空开阔度的测度方法进行系统化梳理,分析不同方法的优劣势及适用场景,总结影响天空开阔度的城市形态学因素,为未来城市的采光评估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35 103-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 不同色温下各装饰材料的呈现与偏好研究

    翁子璇;叶真语;李逸林;

    本研究招募各个地区共32名(20+和30+年龄段,男女比例13:19)照明设计师和非照明专业人士为观察者,通过显示器播放2 700 K、3 000 K、3 500 K、4 000 K、5 600 K等5个具有代表性的色温下24种装饰材料照片。要求观察者给5个色温就喜好度和吸引度打分。该试验分析了不同装饰材料颜色以及明度对于色温偏好的影响以及不同色彩偏好人群在相同材料颜色组中对色温偏好的影响。试验发现:(1)材料的颜色对色温偏好的选择有影响;(2)材料的明度对色温偏好的选择有影响;(3)相同色系的材料中,被试者的色彩偏好对色温偏好的选择有影响;(4)观察者普遍不喜欢最冷或最暖的色温下材料的呈现。本文的研究为在不同色温下不同色系装饰材料的照明应用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35 11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基于机器学习的服装店照明环境指标对氛围感知影响的研究

    王首一;熊晔;冯华;马浩然;

    研究个性化服装店的照明环境与氛围感知的影响规律,并根据不同服装风格提出相应的照明环境优化建议。本文以四种服装风格下的665家服装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主客观调研收集数据,运用方差法、CRITIC赋权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利用XGBoost归回算法建立照明环境氛围感知预测模型,采用SHAP法解释照明环境指标对氛围感知的贡献程度、相关性及影响规律。可以通过舒适性、活泼性和超然性三个氛围感知维度来评价服装店的照明环境所营造出的氛围感。水平照度是影响舒适性的关键变量,并与之呈负相关;重点照明系数是影响活泼性的关键变量,并与之呈正相关;色温是影响超然性的关键变量,并与之呈正相关。

    2024年04期 v.35 125-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照明技术与应用

  • 光学技术在茶品种提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子涵;石明明;邹军;黄海童;丁小涛;姜玉萍;沈焱;杨少军;徐红留;曾凡浩;方宗发;李杨;田耀华;陈曦;杨杰;刘维峰;

    茶叶因其独特风味、香气和健康益处而备受青睐,主要成分包括儿茶素、没食子酸和咖啡因等。近年来,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增加,特别是如安吉白茶这样的传统茶叶品种。传统茶叶的提升方法包括优化栽培条件和改进加工技术,而光学技术在茶叶生长、品质检测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光照对茶叶生长的影响尤为显著,如蓝光和红光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从而提升品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品质分析中的应用表现出色,如品种和产地鉴定、成分含量预测等。荧光光谱技术同样在茶叶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光学技术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增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光学技术的应用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尤其是在提高茶叶品质和增加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4期 v.35 13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 LED红蓝绿光质光照模式对螺旋藻生长及藻蓝蛋白积累的影响

    袁森;乔凤杰;常蓉;刘文科;

    光环境对螺旋藻的生长有着一定的影响,本试验为探究LED红蓝绿光质光照模式对螺旋藻生长、产量、形态建成以及关键产物的积累的影响。利用LED的光谱可调性,设置了单红光400μmol/m~2·s~(-1)、红蓝光400μmol/m~2·s~(-1)、500μmol/m~2·s~(-1)(R∶B=4∶1)、红蓝绿光400μmol/m~2·s~(-1)(R∶B∶G=15∶4∶1;R∶B∶G=15.5∶4∶0.5)五个处理组,对螺旋藻培养6 d后进行采收,比较不同处理下螺旋藻形态建成、生物产量、叶绿素a和藻蓝蛋白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红光处理的藻丝形态正常,物质产量、叶绿素a含量和藻蓝蛋白含量皆为最高,分别为0.88 g、11.99 mg/g、1.98 mg/g。蓝光和绿光的加入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螺旋藻的物质积累,但绿光的加入使藻蓝蛋白有下降趋势,而使叶绿素a含量有所增加。

    2024年04期 v.35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基于96通道矩阵驱动器的智能交互灯控制系统

    徐婷婷;卜雪秋;

    伴随汽车及其配件不断的智能化升级,带有动态效果的车灯相应兴起并迅速发展,但绝大多数以流水的方式呈现,动画层次不够丰富。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96通道矩阵驱动器的智能交互灯控制系统,每一颗LED独立承担显示功能,成千上万颗LED有序的排列分布于汽车灯具面板内,根据不同的场景,灯具面板呈现有趣的图案、文字,或根据用户的需求,与车友、行人进行友好互动和对话。在本系统中,LED控制管理器使用了一款单颗具有96通道的汽车级矩阵模块,利用其可编程多路复用特性,对每颗LED进行分时PWM驱动,当LED正极PWM波形是高电平且负极PWM波形是低电平时,LED才能被点亮,当LED正极PWM波形与负极PWM波形处于相同电平时,LED不会被点亮,改变PWM的占空比可以改变LED的亮度,通过这一原理设计电路并控制每颗LED的明暗亮灭。48引脚TQFN封装的小体积可以轻松搭载于LED面板,配合CAN收发器就能实现离板设计和远距离通信;本系统中的驱动电路采用了一款低成本降压模块,MCU通过SPI与CAN总线两种通讯方式完成智能交互灯光播放。

    2024年04期 v.35 153-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 分布式光伏背景下直流路灯建设方案研究

    刘建伟;王侃;李学斌;刘晓鸥;赵号;刘剑;许万伟;

    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直流微电网是新能源综合利用的典型形式之一,分布式光伏与路灯组成的直流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节能、易维护、造价低等特点,是解决传统交流供电路灯供电半径长、能效低、易漏电、供电走廊紧张、分布式电源消纳困难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分布式光伏背景下直流供电路灯系统的发展背景进行了介绍,重点论述了直流路灯的技术优势;总结了直流路灯的定义和体系架构;对关键技术中电压选择与确定、典型拓扑及接线形式、接地方式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直流路灯在储能、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场景应用模式,并结合案例对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分布式光伏背景下直流供电路灯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展望。本文致力于验证分布式光伏背景下直流供电路灯技术在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供设计人员参考。

    2024年04期 v.35 16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 复杂场景图像中路灯对象的人工智能检测

    陈春根;姜玉稀;韩大专;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智慧交通系统中,对路灯对象的检测需要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然而,现有技术在复杂场景图像中检测路灯对象普遍存在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复杂场景图像中路灯对象的人工智能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将位置信息编码到通道注意力中,从而获得复杂场景图像中大范围的位置信息;其次,通过双向融合方式将不同尺度的特征图进行融合,形成多尺度特征图,从而增强对复杂场景图像中不同大小和尺度路灯对象的检测能力;最后,通过预设锚框,在不同尺度的特征图上进行路灯对象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自建数据集中的精确率为91.44%,较YOLOV5算法增加了2.52%。该算法在检测精确度方面取得了进步,为智慧交通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24年04期 v.35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基于SD-Matlab法的福州西湖公园夜间光景优化研究

    连诗婷;赵明;

    目前,城市居民愈发倾向于寻求夜间的休闲活动,以缓解日间生活的压力。城市滨水公园作为城市休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夜间光景在城市滨水公园的夜间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以福州西湖公园为例,通过Matlab软件图像分析功能,探讨了福州西湖公园夜间光景的亮度分布特点;运用语义分析法(Semantlc Differencial, SD),从居民感知角度对公园的夜间光景进行了评价;将亮度值与评价因子作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开化屿区域亮度最高,大梦山区域次之,谢坪屿区域最低。(2)在居民感知评价中,光色倾向、舒适度、满意度、轻松度和愉悦度均值较高,而特色度、意境感、连贯性、变化度和华丽感均值较低。(3)大梦山与谢坪屿、谢坪屿与开化屿之间的亮度差异在多数评价因子上显著,而大梦山与开化屿间的亮度差异仅在少数因子上显著。本研究为提升福州西湖公园夜间光景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4年04期 v.35 173-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 以照明为手段解决花卉园困境的实践初探——以亚运花卉主题园为例

    周笑楠;王小冬;何娓雯;

    花卉园作为景观界的一种独特类型,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花卉园也面临着景观形式单一、淡季景观凋零、文化内涵缺失、跨年养护困难等问题,影响游客的观赏体验,也难以长效运营。本文以亚运花卉主题园为例,探讨照明设计在花卉园中的实践应用,基于人本光环境营造、照明可持续发展、多元文化共融、亚运遗产活化等层面阐述具体的设计实践,为解决花卉园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同类型的亚运遗产建设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v.35 18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 促进夜经济发展的城市景观灯光优化路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吴博頔;袁樵;黄文芳;

    当前城市景观灯光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着城市夜经济的发展。为完善景观灯光建设、满足夜经济发展需求,本文以杭州市为例,基于面向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系统探究了景观灯光价值对夜经济发展的助推路径。结果表明:景观灯光美学和文化价值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提升环境价值和照明价值来实现;消费者不认可现阶段美学文化价值对夜景经济的贡献,且景观灯光环境和照明价值对夜景经济的转化程度偏低;夜景经济在文化服务方面对夜经济的影响最大。因此,建议杭州景观灯光规划以美学文化为核心、以夜景经济为导向、以文化服务为抓手,从而构建有效提振夜经济的景观灯光发展模式,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2024年04期 v.35 18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全色域照明系统的应用研究——以旗忠网球中心为例

    高小敬;

    随着半导体材料的不断进步,LED照明已基本完成了对传统照明的替代,正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对于LED体育照明而言,意味着不再仅仅只满足各类赛事中比赛训练的功能需求,而且能和场馆内、外的景观照明联动,让观众享受全新的沉浸式照明体验,即以人为本的、数字化的、全色域可调的照明方案。全色域照明系统不仅满足专业体育赛事转播的需求,还可展示全色彩的氛围灯光和音乐灯光秀,达到类似舞台灯光的效果。同时也可提供冷暖色温可调的功能,以满足会议等通用照明场景的需求。本研究通过对旗忠网球中心中央球场场地照明改造案例的分析,从照明理念、照明设备、智能控制、节能效果、现场检测结果等方面详细阐述全色域照明系统的特点。

    2024年04期 v.35 197-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光影技术

    高飞;

    <正>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凌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开幕,浪漫之都巴黎变成了一个巨大舞台。来自各国的运动员乘船而来,与全世界一同感受巴黎的独特文化底蕴。开幕式打破传统,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与以往在体育场内举行的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不同,巴黎奥组委大胆创新,选择将开幕式移至塞纳河上,开幕式创下全球最大舞台的记录,每一个创意环节的完美呈现,也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感官的双重盛宴。

    2024年04期 v.3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 《照明设计基础》书评

    戴瑜兴;

    <正>照明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照明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照明设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既涉及到光学、物理学、电磁学,也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既有建筑技术的内容,还有色彩、美学等要求;既要有理论基础,还需要有应用实践。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专业的照明设计师和照明顾问公司大量涌现,使得照明设计师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职业。

    2024年04期 v.35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 《照明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正>《照明工程学报》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CN 11-3029/TM,ISSN 1004-440X)于1992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照明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被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China)、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中国邮政中邮阅读网等收录,2008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2020年连续七年入选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照明领域权威学术期刊。

    2024年04期 v.35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照明设计

    <正>建成于1959年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工程,是中国第一批“十大建筑”之一。历史上,作为国家级体育场,工体不仅是体育运动中心,也是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它不仅承载了展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努力的功能,还向全世界展现了蓬勃向上的中国形象。

    2024年04期 v.35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