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工程学报

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

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应用

  • 考虑电流影响的光谱拟合模型研究

    崔明豪;刘木清;

    峰值电流的变化会导致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的峰值波长发生变化。本文通过测试13种大功率LED在不同电流条件下的光谱,提出一种含电流参数的双高斯函数LED光谱模型,并对单色光和白光进行了拟合验证。结果表明:(1)含电流参数的双高斯光谱模型可有效预测不同电流条件下的LED峰值波长和光谱;(2)采用含电流参数的双高斯模型可有效提升白光光谱的光谱拟合效果。考虑电流参数后,在不增加LED数量的条件下,调整驱动电流可以使白光光谱的拟合结果相关系数从0.77提升至0.83。本研究对LED光谱组装和智能化LED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01期 v.3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新型高亮度高显色指数LED的光源模型研究

    朱小清;

    对于白光LED光源,其亮度和显色指数很难同步提升。本文从LED蓝光激发红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混合体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蓝光在LED支架内分别对不同荧光粉进行分离激发,避免了荧光粉之间的相互吸收,从而同步提高白光LED的亮度和显色指数,为LED在未来照明应用市场的升级提供了方案。

    2023年01期 v.34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恒照度太阳光光纤导入照明系统的研究

    李锦;刘玉莹;许春;姜丽;

    介绍了一种带有恒照度照明设计的太阳光光纤导入照明系统实施方案,以1.25 mm芯径石英光缆的制备与工艺提升、光路优化与机械传动系统研究以及灯具补光一体化照明系统研究为主要工作,实现了太阳光光纤导入照明系统的恒照度功能,并达到了在室外照度100 000 lx、导光距离45 m的条件下,输出光通量为3 000 lm。

    2023年01期 v.34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结合日光的室内自适应照明方法

    渠吉庆;孙科学;许海兵;

    针对能源紧缺和高质量照明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日光的室内自适应照明方法。首先建立以最小化能源消耗为目标,以平均照度和均匀度为约束条件的非线性约束数学模型。其次,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求解各个灯具的亮度,该方法考虑了室内光源布局和光照传感器布局因素。最后,将该方法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优化方法在能源消耗和照明质量上均胜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2023年01期 v.34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基于TIR透镜的动态星模拟器照明光学系统设计

    兰冬超;魏巍;

    动态星模拟器对DMD芯片有效工作区域内的光斑均匀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对LED发出的光线进行准直有利于提高DMD处均匀度。为了提高光线的准直度且简化动态星模拟器照明光学系统结构,采用自由曲面的TIR准直透镜作为照明光线准直器件。首先根据空间全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三角函数关系解算出全反射曲面母线和折射曲面母线上各点的递推关系,并根据DMD芯片参数和LED发光面尺寸确定合理的初始值及边界值,采用迭代法计算出曲线上各点的坐标,从而拟合出全反射曲面母线及折射曲面母线。利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建模,得到TIR透镜的三维模型,采用理想光源及拓展光源在光学软件Lighttools中对TIR透镜的准直效果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LED发出的光线经TIR透镜准直后发散角在±5°之内。基于设计的TIR透镜建立照明光学系统进行模拟仿真,结果显示DMD芯片有效工作区域内的光斑均匀度为98.6%,并基于此照明系统,分别对DMD芯片在On状态下和Off状态下进行光线追迹模拟,验证了其可行性。

    2023年01期 v.34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LED可见光通信的研究进展

    李征;王沸钢;梁静远;秦欢欢;赵黎;柯熙政;

    LED以其节能、高效、耐用、绿色、环保等优点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显示屏、交通信号灯、液晶屏背光、温室补光和日常照明,乃至通信等诸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LED的原理出发,阐述了白光LED的原理和材料器件进展。针对白光LED在可见光全双工通信中的应用,对LED的光学设计、驱动电路和信道建模进行了讨论,并引用实验进行了验证,最后对LED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3年01期 v.34 29-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 LED城市道路照明灯具驱动电源维护方案探索

    王德镇;宗桢;冀晓健;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行、绿色城市的发展,LED光源凭借其功耗低、光效高等优点在城市道路照明中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LED城市道路照明灯具的应用情况以及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简述LED灯具驱动电源技术原理,推荐了LED灯具驱动电源统一的技术要求,探索出一种高效的LED驱动电源维护方案,为LED城市道路照明灯具维护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3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仿生LED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杨永胜;陈成;胡洪义;李兰馨;张淑坤;

    为了改善矿井下的照明作业环境,降低长期待在井下对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设计基于CAN总线通信方式的仿生LED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照明分控制器和LED仿生照明灯具组成。文章给出了该系统的整体构成、通信方式、照明分控制器和LED仿生照明灯具软硬件设计方案,并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实现。通过融合星型组网技术和大数据仿生算法,在格拉斯曼调光混合定律的基础上实现了仿生LED照明控制系统。经过测试,本系统最终实现了模拟自然光的亮度和色温变化自主控制照明灯具的功能,在满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条件下,改善传统的照明工况,提高人体的适应性。

    2023年01期 v.34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 星空CSC调光、调色COB封装结构研究

    杜元宝;刘永福;张日光;赵丽霞;

    智能照明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有线/无线通信技术、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以及节能控制等技术组成的分布式照明控制系统,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其内部的核心发光器件是LED光源。因此,如何实现LED光源的调光、调色是实现LED智能照明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新型星空CSC调光、调色COB封装结构的设计,该设计采用蜂窝式的排列方式,可以在同一个光源、同一个发光面内实现不同色温的自由变换,同时确保色温变化的同时光源出光角度维持不变。该封装结构的设计采用CSC(Chip Scale Coat)封装设计,与传统LED光源器件相比具有耐高温、出光均匀、高可靠性等优势。

    2023年01期 v.34 51-5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健康照明

  • 基于Meta分析的睡眠环境照明策略研究

    邵戎镝;曹亦潇;郝洛西;

    睡眠环境中的光线与睡眠健康紧密相关。本文采用循证研究的荟萃分析(Meta分析)手段,分析了强光刺激、高色温光照、蓝光限制照明等不同强度、光谱特征的光刺激,在不同作用时间对褪黑激素暗光下分泌起始时间(DLMO)、睡眠效率与入睡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昼夜节律、睡眠质量均受到光照非视觉生理效应的调节,但不同光照参数对昼夜节律和睡眠质量的调节效应有显著差别。总体上看,时间参数在决定昼夜节律、质量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其次,昼夜节律指标变化呈光照强度依赖,但未发现睡眠质量指标变化与光照强度之间的明显相关性;睡眠期间极低强度光照持续作用,也将造成严重的睡眠质量破坏;此外,全天性的光环境设计更有助于改善睡眠健康。最后,在荟萃分析证据集成的基础上,本文根据“睡眠—觉醒”双过程理论,从昼夜节律和睡眠稳态两个方面,就如何通过室内照明支持睡眠健康,提供了策略建议。

    2023年01期 v.34 5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 基于采光和视觉舒适度的教学楼空间优化设计

    边宇;庞钰芝;遇大兴;冷天翔;

    旨在解决建筑群或某区域内全部建筑的采光与视觉舒适度总体评价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建筑群空间布局优化设计方法,本文将采光阈占比(SDA)、年日照时数(ASE)的应用对象拓展至建筑群或城市设计尺度,并形成优化设计方法。以华南地区某学校为例,对10种空间布局的教学楼总体采光效果进行比较择优,明确最优方案的空间特征。结论为:1)通过SDA和ASE可以评价建筑群总体采光与视觉舒适度水平;2)通过“空间布局—建筑设计—立面遮阳”三个阶段的优化设计提升教学楼总体采光和视觉舒适度水平;3)所提出的总体评价模型与优化设计方法可为绿色校园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01期 v.34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关于Kruithof光舒适曲线修正方法的探讨

    党睿;丛阳;王卿臣;

    光环境感受反映了室内空间使用者的视觉舒适性,是光环境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Kruithof室内光环境舒适度曲线揭示了环境色温与视觉舒适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Kruithof曲线在应用上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定室内场景下的光环境视觉舒适度主观评价实验,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训练,得到不同视觉舒适等级的分类界面,并通过模型分类界面可视化得到特定室内场景下Kruithof光舒适曲线修正结果。该修正方法可以用于不同室内场景下的光舒适评价模型的建立,为室内光环境质量的精准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3年01期 v.34 73-7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地下空间中自然光介入程度对人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刘享杰;苏航;谭有恒;虞刚;杨彪;

    地下空间由于建筑条件限制,缺乏足够自然光,不利于长时间驻留工作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为了探究地下空间中不同自然光介入程度对人工作绩效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现场准实验的方法,选取济南地区自然光介入程度不同的三个地下空间(济南西站、奥体中心站、印力印象城)作为实验地点,采集了12名被试者不同时间(白天、黑夜)、不同场景(有自然光介入/无自然光介入)下的工作情绪、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空间不同自然光介入程度对人的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当自然光介入比例从7%~26%时,可以显著缓解抑郁情绪,提升注意力的主观评价得分;当自然光介入比例达到97%时,除了上述影响外,还可缓解困惑情绪,增强活力情绪,提升工作效率。结论可为地下空间光环境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023年01期 v.34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 户外人工照明环境与步行体验研究综述与展望

    吕承哲;杨春侠;王晓庆;

    以户外人工照明环境中个体反应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数理分析总结了户外人工照明环境影响步行行为的发展脉络、理论基础和研究热点。发展脉络方面,物质空间导向类与个体反应导向类研究的相继发展反映出精细化和人本化的研究趋势。理论基础方面,明确了光环境对行为活动的影响过程。研究热点方面,总结了感知与应对层面人工照明环境与个体表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关键照明水平;在评估层面,梳理了既有评价指标,并将其总结为心理安全、视觉体验和恢复体验三个维度。最后,以上述讨论为基础提出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光环境、个体、空间要素之间的协同研究;人工照明环境指标的验证与优化;行为活动的拓展研究。

    2023年01期 v.34 8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 中小学教室照明空间光分布的研究

    魏彬;丁文超;刘燕娟;朱奕光;戴奇;胡治国;

    本研究提供了中小学教室照明空间光分布的三种照明灯具技术方案,可根据不同的产品市场定位和需求,针对性地开发相应产品。通过动态配光、局部调光、固定配光三种方式,可以有效调节教室照明的空间明亮度和节律刺激,兼顾照明指标需求和能耗的考虑,实现更加健康、舒适、节能的教室照明环境。

    2023年01期 v.34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深圳市夜间光环境区域限值初探

    马思捷;黄恒;姚影;杨颖琪;钱萌;贺达观;曹亚首;

    目前存在较多的照明标准,但关于不合理照明产生的光环境问题的研究却较少。本研究参考国内外环境亮度分区,按使用功能特点和光环境质量要求,将深圳市划分为四类光环境功能区;总结出能够体现区域光环境质量的眩光指数GR、人眼方向的垂直照度、住宅建筑居室窗户外表面上垂直照度以及夜空亮度等指标作为光环境评价指标,并给出建议限值。以深圳市为例,验证光环境评价指标限值的合理性,现场监测结果发现,除了夜空亮度未达到但接近质量要求,其他指标达标率均在75%以上,因此,光环境评价指标限值取值合理,可为深圳市光环境管理和光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01期 v.34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照明工程设计与研究

  • 高铁站高大空间照明方式聚类分析和综合选型

    曾婧;曲冠华;任蕾;

    在室内照明环境设计过程中,需要协调多个光环境指标,它们分别涉及功能性、舒适性和节能性三个方面,尤其对于高大空间照明环境,如何选用不同的照明方式并优化其组合效果是实现高效照明的关键。为了探究适合高大空间的照明方式和组合模式,及其在不同光环境指标维度下的效果,本文以大空间高铁站站房为例,首先基于DIALux照明仿真计算软件,对一般照明方式、重点照明方式和间接照明方式进行了单个和多个混合模拟;其次针对4类不同功能区域,分析了各照明方式在5类光环境指标下的照明效果评价。此外,还探究了基础照明环境条件以外,即其他改善型照明环境下,各照明方式的照明效果和指标性能;最后基于聚类算法,对多种组合的照明方式在光环境指标准则下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了针对高大空间照明方式选型分级,研究结论可为高大空间照明环境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2023年01期 v.34 11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4K]
  • 地域文脉视角下的高校老校区夜景照明更新设计探索——以重庆大学A区为例

    何荥;鲍文浩;杨玲玲;

    近年来高校快速扩张致使老校区的发展遭到忽视。基于目前老校区夜间环境普遍缺乏对地域文脉特色的挖掘与延续等现状进行夜景照明更新,对于老校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大学A区为例,分析校园既有文脉要素及地域特征,结合夜景照明现状调研总结现状问题,并从夜景环境的整体构建、特定场景下的夜景优化、行为介入下的空间体验三个层次对校园夜景照明现状进行更新设计探索,以达到延续地域文脉特色、激发夜间空间活力和活化夜间环境氛围的目的,并为高校老校区夜间环境的更新实践注入新思路。

    2023年01期 v.34 124-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 基于情绪评价的自然光景设计策略研究

    王佳钺;倪璟浩;宁芃瑄;孔星淇;张如嫣;孔哲;

    公共建筑的采光口形式日趋多样,其在不同光气候下形成的室内光影丰富且灵动,但该自然光景无法用传统采光设计标准衡量。因此,本研究针对自然光景开展研究,结合定性情绪评价和定量模拟分析方法,探究不同采光口设计形式对使用者的情绪调节作用。研究基于公建采光口案例提取并模拟了18种自然光景场景,采用主观问卷的形式收集134位被试者对11组形容词对的评价,分析光气候种类、空间对比度和采光口设计三种设计因素对被试者情绪评价的影响,并提出六种自然光景设计策略,进而分析其情绪作用特征。

    2023年01期 v.34 13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 基于声光融合的照明设计研究与探讨

    史争光;汪琳沅;潘裕晨;居家奇;

    随着沉浸式体验与元宇宙等新概念的提出,对照明光环境的设计要求也不断升级。坚持以人为本的照明设计理念出发,对新媒体、新灯光艺术的效果评价将不再局限于视觉体验的单一维度,结合听觉、嗅觉等多感官的体验效果将大大提升视觉信息的体验感。而其背后基于声光融合的照明量化评价模型将是赋能设计师的有力工具。本文简单尝试探索声光融合叠加效果及科学匹配,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初步应用于具体实践项目,以期在主观情绪表现、客观生理参数等多维度寻找照明效果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照明场景中的应用。

    2023年01期 v.34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面向新时代的照明设计

    李奇峰;

    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照明领域科学技术发展脉络、社会能源管理目标和文化价值理性回归的基础上,以三个项目为例,分别阐述了“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建立文化自信”的照明设计理念。

    2023年01期 v.34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从中山市照明产业现状看行业的发展机遇

    蒋宇;

    在新冠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不利影响下,当前照明行业正从通用照明替换热潮转为专业细分市场。2022年,传统领域已呈红海之势,同时多个新兴领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文从2022年上半年中山市照明产业的产业规模、LED企业规模和LED专利情况着手,分析中山市照明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困惑,并提出行业发展的方向在于技术的创新应用。

    2023年01期 v.34 154-158+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黄河国家博物馆项目照明设计的艺术与功能

    张璐;沈祉晗;褚文娟;

    照明设计是建筑和室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完善建筑功能、营造室内空间氛围、强化环境特色与艺术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黄河国家博物馆的设计定位与结构特点,将照明的功能性与艺术性进行融合,全面介绍了博物馆夜景照明、室内照明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2023年01期 v.34 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本期导读

  • 2023灯光更加灿烂

    高飞;

    <正>终于送走了跌宕起伏、令人难忘的2022,迎来了全新的2023。三年的疫情,带给照明行业的有消费市场的萎缩、停电的烦恼、运输的紧张、紫外灯的崛起、海外订单的起伏,及整个需求的下降等,相信这一切为中国照明行业每个企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三年来,中国照明行业喜忧参半,我们看到,优秀的企业继续保持着增长率,广大的中小企业在困境中坚守,铸造了新的起点。

    2023年01期 v.34 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 上海天文馆照明设计

    <正>由Enne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天文馆建筑面积42万平方英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学专门研究博物馆。该建筑设计灵感来自太阳系本身,以其美丽的旋转形式为特色,没有直边或直角的弧形流动形式,复制了“宇宙的几何形状”,并通过比例、形式和对光线的细致处理,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旨在让游客直接接触到真实的天文现象,提高人们对我们与太阳和地球轨道运动的基本关系的认识。BPI负责了这个引人注目的新地标的照明方案设计。

    2023年01期 v.34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