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伟玲;
<正>虽因疫情影响,半导体照明行业受到较大冲击,但基于LED的半导体照明技术仍然在更新换代中,更高效长寿命的外延材料、芯片、器件和封装技术等依然取得了新的技术进步,光效的提高向长波长红黄光波段和短波长紫外波段延伸,通用照明技术也从高光效逐步拓展到全光谱和光谱可调的高品质健康照明领域。疫情使得UV LED在公共场所杀菌、消毒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
2021年01期 v.3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洪震;
<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全球远程会议、远程教育、居家娱乐需求全面提升,为显示行业带来更大需求,产业整体呈现逆势上扬态势,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出货量快速提升,国内新型显示整体产值有望超过4000亿元,同比增长7.5%;企业创新实力逐步增强,技术布局质量显著提升;企业兼并重组速度正在加快,龙头企业实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2021年01期 v.3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高飞;
<正>2020年面对疫情突发,大量项目停工,产品需求下降,国外订单骤减,中国照明产业自强不息,依靠科技创新,破茧重生,向光而行!2020年:——全年出口创新高,出口产值525.88亿美元。——紫外灯异军突起,从科研,到产品设计,到市场应用,为全社会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健康照明从概念走向应用市场,全光谱、空气净化灯、健康教室照明设计正在悄悄渗透。
2021年01期 v.32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王海洋;金志樑;王沛沛;熊大曦;
为研究抛物面型反光杯用于LED光源准直时的特点,基于TracePro仿真了LED光源在不同尺寸反光杯下的有效射程和光斑直径,分析了反光杯和LED尺寸对射程和光斑直径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射程与反光杯的口径和深度都有关系。高度相同时,反光杯口径越大,射程越大;口径相同时,射程随反光杯高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LED光源经反光杯准直,较短距离的光斑中心光强很低,形成光环。LED光源面积直接影响目标面光斑的大小,对射程影响较小。
2021年01期 v.32 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 高帅;杨秀杰;
本测试分析是《美术馆光环境评价方法》标准编制工作的一部分,征集美术馆中常用的LED灯具,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测试及分析,结合2018年的指标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从而了解目前LED产品随技术发展在指标上的变化情况,为标准编制提供数据支撑。
2021年01期 v.32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 陈佳昕;李梦梅;郭伟玲;
Micro LED微显示技术是将传统LED薄膜化、微小化和矩阵化,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至微米级,并在一个芯片上高度集成的固体自发光显示技术,因其低功耗、响应快、寿命长、发光效率高等特点,被视为一种独特的显示面板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Micro LED微显示芯片的制备技术,包括芯片结构设计、制备技术优化、光电集成芯片制备技术、巨量转移技术,最后介绍了芯片小型化效应。
2021年01期 v.32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 薛元亭;
室外高空的LED屏,在仰视观看过程中,因为有透视的现象,垂直方向视觉像素间距会变小。本文尝试设计一种垂直像素间距大于水平像素间距的LED屏,以达到减少LED灯数量、节约成本的目的。在仰视观看时,能给人以水平、垂直像素间距相等的视觉效果。若在远处观看,又能因人眼角分的局限,看不出图像颗粒感。
2021年01期 v.32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 梁伏波;杨小东;封波;
在硅衬底上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生长氮化镓外延片,经过芯片工艺加工成尺寸在4 mil×4 mil至7 mil×7 mil的蓝绿Mini LED芯片,再匹配普通或反极性红光LED芯片,可以制作全垂直结构LED芯片的超高清全彩显示屏。主要应用在户内外显示、高清娱乐、远程视频会议等场景应用。相较于当前的蓝宝石衬底的蓝绿LED芯片有节省器件空间、生产设备效率高、可靠性好、显示效果优良,可以制作间距在P1.0及以下的超高清显示屏等优点。相同尺寸的垂直结构的mini蓝绿芯片较普通蓝宝石的发光面积要大20%~40%,因蓝宝石的N电极要占用芯片发光区面积,而垂直芯片则没有此项面积损失。
2021年01期 v.32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 秦海波;
LED显示屏作为多功能智慧路灯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型产品的研发设计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促进多功能智慧路灯杆的建设发展,同时可以作为发布公益类广告及商业广告的平台。显示屏的可视范围对多功能智慧杆在信息发布上影响大。传统多功能智慧路灯杆采用单面平面屏或双面平面屏,显示的可视角小、可视面积有限。多功能智慧杆用环形LED显示屏丰富了多功能智慧路灯杆的整体造型,增加LED显示屏的可视面积,加强多功能智慧路灯杆上显示功能的实用性。
2021年01期 v.32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林远彬;秦快;文波;
利用分光测色仪、光电测试机和推力测试机等测试手段,实验测定了不同加热烘烤条件下LED的色差、光电参数及树脂推力,研究了不同LED封装胶的耐热性差异,并为行业提供了LED产品的维修方案。
2021年01期 v.32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 杜建军;熊巍;雷堡乐;陈涛;李荣;苏鹏;宋昌斌;
本文介绍LED光照在一个设施水产养殖场的应用工程情况,阐述LED光源与智能控制应用在水产养殖业具有的优势。从应用效果对比数据入手,分析LED光照工程在鱼类生长、节能及推广方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目的为水产养殖业科学地实施LED光照工程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32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 周士康;杜金;李闪;文星;何孝亮;
蓝光危害是可以测量的,其依据是IEC/EN62471,但是测量方式非常复杂,测量成本很高。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蓝光危害的理论方法,即用样条函数拟合灯具光谱,得到灯具亮度的函数表达式。同时,利用另一个样条函数对IEC/EN62471中列出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蓝光危害的权重函数表达式。然后定义了一个以波长为自变量的蓝光危害函数,通过对该函数的积分计算出蓝光危害值。这样,只要已知灯具的绝对光功率谱,就可以不经测量直接得到定量蓝光危害值。这为预先评估和分析灯具的安全水平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法。本文以分别属于安全等级RGO和RG1的两个灯泡为例,利用数学平台得到了这两种灯的蓝光辐照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吻合。这样就可以通过数学计算得到蓝光危害的数值,为解决灯具的光生物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法。
2021年01期 v.32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张九红;吕坤洁;李田田;韩臻;李晋;
由于光环境明暗快速变化会引发视觉疲劳,本文从人眼适应性和舒适度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亮度变化下光环境研究的实验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方法的综合选择,以适应时间的测量手段为切入点,选择基于图形识别的朗道尔环作为实验测试的视标,建立实验装置,并根据现有国家标准拟定实验参数并进行实验,以人体主观舒适度评分和适应时间为评价依据,对实验中所得的数据进行评价与分析,探究亮度变化下人眼适应性与舒适度的关系。通过主观评价、客观测量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
2021年01期 v.32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 黄顺云;李浩然;林燕丹;
飞行员视觉功能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其作业效率,进而影响飞行安全,为飞行员创造良好、舒适的视觉工作条件是保证飞机全天候飞行的必要条件。因此,飞机驾驶舱指示灯的亮度指标成为飞机告警系统的设计重点之一。本文调研国内外相关标准与机型资料,通过人眼视觉特性分析及人机工效试验得出驾驶舱指示灯亮度指标的研究结论,为后续的飞机驾驶舱指示设计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32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 刘艳雯;王呈瑜;张昕;
机场候机厅的光环境需要保障复杂的视觉任务。本研究旨在获取乘客的光环境评价喜好。以地面照度、光分布(照明方式)、空间净高为设计参数,生成36组候机厅光环境渲染图像,对于选择偏好完成855份有效样本回收,发现乘客偏爱高照度、大净高的空间图像,对光分布(照明方式)没有明显的偏好性。
2021年01期 v.32 60-6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 刘爽;范珅瑞;袁梓洋;杨彪;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人在街上行走时使用手机。已有研究表明步行时使用手机会降低行人的环境感知能力,从而导致各类行人安全事故的增加。本文通过建立行人步行的需求能力模型,分析了手机使用者和其步行环境之间的"障碍"关系,提出了以降低环境需求来提高手机使用者感知能力的技术路线,并通过297份结构化问卷调查了视觉环境补偿措施的可行性。调查结果表明,照明和视觉补偿措施比智能手机技术或公共管理措施更有前景。在照明与视觉环境补偿措施中,人们普遍认为LED灯光类警示措施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行人安全。
2021年01期 v.32 66-7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 袁景玉;张楚;姚胜;王智德;裴钰;吴哲元;
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长期生活的环境,其步行道路夜间光环境是人们心理环境品质的重要组成之一。本文通过校园夜间步行道路照明场地实验,探究了光源色温和路面照度对行人心理的影响特征,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出各影响因素与安全感、舒适度和识别度三种心理感受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受试者更偏好低色温环境,不同程度的路面照度心理感受不同。本研究为今后高等校园道路照明的布置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32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 张文力;严永红;
数字技术的普及改变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工作模式,大量VDT作业极易导致建筑师患视疲劳等眼疾。通过优化办公光环境,降低其患病风险,已成为室内照明领域的关注热点。然而,不同个体对光环境适应性差异巨大,如何找出光环境与人体间的影响因素,成为研究的关键。本研究以中医体质理论为切入点,探寻人体体质与VDT作业光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联。以具有代表性的平和质与阳虚质为研究体质,各选取被试16名(8男8女),以相同体质为分组条件,使用SPSS软件对两组被试VDT作业前后各项状态、表现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其在相同光环境下的适应性差异。实验发现,平和质被试对实验光环境更敏感,虽两组被试在多数测评项中变化趋势一致,但具体变化量多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光环境对其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平和质被试光环境适应性较差。
2021年01期 v.32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 冯凯;郝洛西;
我国城市照明光污染问题逐年加剧,建筑立面照明过亮是其中重要成因。在众多建筑立面照明手段中,媒体立面是最易引发光污染与光干扰的一种。研究以立面最高亮度、平均亮度和亮度对比为评价因子,对上海、宁波共10栋媒体立面建筑进行了亮度实测与数据评估,重点讨论现行标准与现场主观评价的一致性。结果显示被测指标均满足国标要求但主观评价满意度较低,表明现行标准与人的真实感受存在不一致性。参考视亮度计算方法,研究将立面灯具亮度(L_A)与背景街区(建筑)(L_B)、背景天空(L_C)之间的亮度对比作为评价内容,结果显示此方法下10栋建筑的亮度对比(L_A/L_B,L_A/L_C)均大幅超出国标要求,此结论与主观评价结论基本一致,表明新的评价方法对媒体立面照明的亮度控制具有更好的针对性,且能够更有效地反映观察者的真实视觉感受,建议在未来建筑立面灯光评价方法与指标控制中进行参考与使用,以进一步提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2021年01期 v.32 8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 王锡铭;张明宇;王超;吴传德;
本文探究智慧城市的照明系统对城市照明规划的具体要求,分析照明规划建设要素,与智慧城市照明需求相对应,通过需求正向推导与场景反向回应两个维度梳理智慧照明指标,形成智慧照明指标集,用于评价智慧城市照明规划的建设成效。
2021年01期 v.32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 刘鸣;刘玥;刘郁川;焦伟利;刘小双;刘慧婵;
居住区的道路照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夜间照明能够为行人提供感知安全、障碍检测、识别他人的身份或意图等作用。本文通过对大连三个建设年代较早的开放式多层居住区的调研,采用实地测量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此类小区的居民安全感及照度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居民感知安全的照明环境与现有环境之间的差异。调研发现,此类居住区多存在照度不均匀、眩光严重及照明能源浪费等问题,造成安全性评价较差。对各个方向的照度与安全性评价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水平方向照度对安全感的影响最大。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了居住区照度水平的推荐值,并对安全性评价较差的路段进行了照明模拟优化。
2021年01期 v.32 106-11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 戎海燕;周利利;
本文在借鉴多个国内外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价值导向和技术手法后,总结北京中心城市街道景观照明现状问题及需求,建立目标导向,提出"功能类型+风貌分区"新的街道分类方式,并提炼出每种类型及分区最具代表性的引导要素,给予引导策略,最终形成设计导则,为后续街道景观照明设计提供相关技术指导。
2021年01期 v.32 11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 高欢忠;吴军;李江山;
本文基于道路照明节能改造项目中被广泛采用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讨论了几种可行的节能措施,比较其中的效果差异,分析节能改造项目的节能评价及照明质量评价指标,并重点关注了在节能改造后,容易出现的节能但照明指标不达标的情况,对节能项目出现的问题做了总结和思考。
2021年01期 v.32 120-12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 田芳;杨紫琼;张政;郝帅;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夜景照明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检索到2000—2019年间夜景照明领域1061篇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的关键词、作者归属机构进行可视化图谱绘制,展现我国夜景照明研究历程与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国内夜景照明研究历经起步初始期、快速发展期、稳定成熟期三个阶段;夜游经济、建筑照明一体化、智慧照明、功能照明及绿色照明为当前研究热点主题,政策导向性明显;研究理念注重绿色照明,研究价值凸显人文关怀。研究以期丰富夜景照明综述研究方法并为拓展研究内容和体系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32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臧锋;王鹏展;
本文以目标体系、感知体系、作业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此搭建了清晰的信息时代城市照明大数据核心模型体系,构建了从观测数据、分析数据,到运用数据输出管控结果,开展作业模式创新迭代,作用于城市照明品质升级的科学路径。并为照明专业承载智慧城市设施终端管理,提供了理论模型、管控技术和经验指导。
2021年01期 v.32 13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孔德敏;徐晴;陈洋;
城市夜景正成为城市发展夜间旅游、推动夜间经济、促进城市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亮点。常州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明星城市"在夜间旅游方面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城市夜景灯光建设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此外在乡村夜间旅游上、与其他产业融合上、与区域文化的融合上、夜间公交覆盖上也存在较多问题。本课题研究提出以提升城乡夜景照明建设为手段,以"城乡夜景+N"双向融合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方法策略,以发展城乡夜间旅游为特色,以发展激活夜间经济为途径,以培育旅游业发展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为重要动力,为城市发展创造经济价值,构建"城乡夜景+N"旅游发展新模式。
2021年01期 v.32 140-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 王宇钢;
现代的舞台技术已被运用到戏曲演出当中,现代戏曲也顺应当今时代发展,衍生出了其独有的审美特征,并且开始创作现代题材,这也就是戏曲现代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戏曲现代戏的一些审美特征,结合其舞美设计的相关理念,进而分析现代戏曲的灯光设计特征,以及其与古典戏曲灯光设计中一脉相承的精神联系,从而探讨戏曲现代戏的灯光设计中的理念。
2021年01期 v.32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 金珠;王俊;李志业;
分析当前超高层建筑照明设计领域遇到的诸多问题,介绍《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技术规程》的基本情况。从前期照明设计阶段的相关内容入手,解读《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技术规程》中对于照明设计方面的思考和愿景。
2021年01期 v.32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周倜;
<正>城市的功能日益完善,各种"家当"也越来越多。照明、通讯、电力、充电、公安监控……,每种设施都要占用宝贵而有限的城市公共空间,加快资源共享已成为共识。移民大道多功能智慧灯杆建设是三峡库区首个"新基建"综合项目,也是万州‘多杆合一’资源共享、统筹利用的首次尝试。移民大道沿长江展开,是云阳重要的城市主干道,沿线的环湖绿道及道路景观彰显着云阳的城市面貌形象,但建成以来,各类杆设备导致杆体林立,影响了城市景观。同时移民大道也是云阳最重要的城市功能路,
2021年01期 v.32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正>《照明工程学报》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 (CN 11-3029/TM, ISSN 1004-440X)于1992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照明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被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China)、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021年01期 v.32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正>2020年11月19日,第二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在广东佛山开幕。展会以"发明创新、共惠共赢"为主题,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设置了科技助力扶贫、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智能家居、青少年发明创新等展区,吸引8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5000多人参展。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为展会开幕式作视频讲话。
2021年01期 v.32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正>2021年2月2日下午,中国照明学会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以线上方式召开视频会议。CIE主席Peter Blattner,秘书长Kathryn Nield,CIE执委、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刘正雷,CIE副主席、中国照明学会特邀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郝洛西,中国照明学会秘书长华树明和外事秘书宫寅慧参加会议。
2021年01期 v.32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正>2020年12月17日,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发布技术报告CIE 242:2020《Photometry of Curved and Flexible OLED and LED Sources》(弯曲和柔性OLED与LED光源的光度测定)。高科技产品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柔性化方向发展,如柔性照明、显示器、手机、电池、传感器、存储器、太阳能电池等。柔性产品可以轻、薄、抗断裂,并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创作自由。
2021年01期 v.32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正>2021年1月28日,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发布技术注解文件TN 012:2021《光源和照明系统的暂态光调制测量指南》(Guidance on the Measurement of Temporal Light Modulation of Light Sources and Lighting Systems)。关于照明产品暂态光调制(TLM)的新法规正在多个地区生效。但是,在该领域中仍然缺乏标准化的测试方法,甚至缺乏对要求基本的了解。这些法规中使用了一些新引入的指标,例如频闪可见度(SVM),
2021年01期 v.32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正>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2021年1月29日发布技术报告CIE 243:2021《Discomfort Glare in Road Lighting and Vehicle Lighting》(道路照明和汽车照明的不舒适眩光研究)。本报告的主题是道路和汽车照明中的不舒适眩光,综述了不舒适眩光的研究方法、数学模型和会影响它的变量,描述了在评估和测量不舒适眩光中的相关困难以及模型中的变量。
2021年01期 v.32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正>2020年12月24日,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发布标准CIE S 017/E:2020《ILV:International Lighting Vocabulary,2nd Edition》(国际照明词典,第二版)的电子版本,可登陆http://cie.co.at/e-ilv进行在线查询。《国际照明词典(ILV)》的目的是促进使用与光和照明,颜色和视觉,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区域光学计量,光生物与光化学以及图像技术有关的数量、单位、符号和术语的国际标准化。
2021年01期 v.32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正>2021年1月18日,中国照明学会以线上方式召开2021年全国照明学会工作会议。中国照明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刘正雷,驻会副理事长高飞、秘书长华树明,山东省、河南省、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等省市照明学会理事长、秘书长及代表出席会议,中国照明学会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列席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中国科协2020年全国学会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民政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有关文件精神,通报中国照明学会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交流各省市照明学会的工作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
2021年01期 v.32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正>2020年12月25日,中国照明学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高级照明设计师培训班历届班长迎2021年新年座谈会。中国照明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刘正雷主持会议。驻会副理事长高飞、秘书长华树明、照明设计师工作委员会主任李铁楠出席会议。历届培训班的班长及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通报学会2020年工作情况,主要听取各位班长及代表对学会工作的意见建议。
2021年01期 v.32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正>中照照明奖是由中国照明学会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正式批准的中国照明领域唯一奖项。该奖项旨在奖励在照明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普及、成果推广、工程设计、建设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提高我国照明科学技术、产品制造、工程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质量与水平,激励行业创新创造,推动我国照明事业高质量发展。经研究,中国照明学会决定从即日起开展第十六届中照照明奖评选活动,现将奖项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1年01期 v.32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本期数据